技术文章

实验室纯水的四个常见等级

广东环扬未来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6/13 9:45:45

实验室纯水的四个常见等级,按照纯度从低到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纯水(Ⅲ级纯水)

    • 物理纯度:一般为小于50 uS/cm。

    • 制备方法:通过自来水纯化制备而成,可由单一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反渗透或单次蒸馏制成。

    • 主要用途:用于玻璃器皿的清洗、高压灭菌器、恒温恒湿实验箱和清洗机用水等。

  2. 去离子水

    • 电导率:通常在1.0-0.1μs/cm之间。

    • 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含强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床离子交换制成。

    • 主要特点:虽然能满足多种需求,但存在相对较高的有机物和细菌污染水平。

    • 应用范围:清洗、制备分析标准样、制备试剂和稀释样品等。

  3. 实验室Ⅱ级纯水

    • 电导率:<1.0μs/cm。

    • 总有机碳(TOC)含量:小于50ppb。

    • 细菌含量:低于1CFU/ml。

    • 制备方法:可双蒸而成,或整合RO(反渗透)和离子交换/EDI(电去离子)多种技术制成,也可以再结合吸附介质和UV灯。

    • 应用范围:从试剂制备和溶液稀释,到为细胞培养配备营养液和微生物研究等。

  4. 超纯水(I级超纯水)

    • 物理纯度:电阻率大于18M-cm(或电阻率为18.2MΩ-cm)。

    • TOC含量:<10ppb。

    • 颗粒和细菌含量:接近理论上的纯度极限,滤除0.1μm甚至更小的颗粒,细菌含量低于1CFU/ml。

    • 制备方法:通过离子交换、RO膜或蒸馏手段预纯化,再经过核子级离子交换精纯化得到。

    • 应用范围:适合多种精密分析实验的需求,如高效液相色谱(HPLC)、离子色谱(IC)和离子捕获-质谱(ICP-MS)等。

这四个等级的纯水在实验室中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满足不同的实验需求。通过合理的选择和使用,可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