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规范详解

南京峟思工程仪器有限公司

2024/6/20 16:48: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和大型建筑项目日益增多,建筑主体的沉降观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沉降观测是确保建筑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对于预防建筑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解析建筑主体沉降观测的规范和要求。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频率

  根据建筑的高度和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的频率有所不同。一般来说,高层建筑主体施工期内,每层应至少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后一年内,每三个月应观测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观测一次;若沉降稳定,则无需再行观测。对于一般建筑,观测次数不得少于5次。

  二、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规定

  观测起始时间:普通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进行观测。若建筑施工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百%时各测一次。

  停工期间观测:施工过程中若暂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三、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要求

  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年可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

  四、特殊情况下的观测要求

  在观测过程中,若遇到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口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特殊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五、沉降稳定阶段的判定

  建筑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判定。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时,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应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建筑主体沉降观测是确保建筑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在建筑施工和使用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观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建筑的安全稳定。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