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异常情况处理

山东明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6/26 9:26:28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是一种膜法生物处理工艺,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污水在流经载体表面时,通过有机营养物质的吸附、氧向生物膜内部的扩散以及生物膜中所发生的生物氧化等作用,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分解,使污水得以净化。

滤池运行中异常情况处理

1)气味:对曝气生物滤池,当进水有机浓度过高或滤料层中截留的微生物膜过多时,滤料层中局部产生厌氧代谢,有可能产生异味,解决办法如下:

a) 减少滤池中微生物积累,让生物膜正常脱落并通过反冲洗排出池外;

b) 保证曝气设施正常工作,使滤池中的溶解氧达到预定的水平(DCN的溶解氧浓度约2—3mgO2/LDN反硝化滤池的溶解氧约0.2—0.5 mgO2/L。);

c) 检查污水的水质,避免高浓度或高负荷污水的冲击。应调整污水的水质至曝气生物滤池的负荷能力范围内。

2)生物膜严重脱落:滤池正常工作中,微生物膜不正常的脱膜是不允许的,脱膜的主要原因是由水质引起的,如抑制性或有毒性污染物浓度太高或PH值突变等,解决的办法是必须改善水质,是进入滤池的水质基本稳定。

637920089642104531172.jpg


3)滤池处理效率降低:当滤池系统运行正常,且微生物膜生长情况良好,仅仅处理效率有所下降,可能是水的PH值、溶解氧、水温、短时间超负荷运行产生的,若不影响出水水质的达标排放,可不采取措施,若出水水质影响达标排放,则需要采取一些调整措施加以解决,如调整进水PH值,调整供气量等。

4)滤池截污能力下降:滤池正常进行,反冲洗正常,滤池的截污能力下降,可能是滤池的预处理效果不好,使得进水中的SS浓度较高所引起的。为了保持滤池的截污能力,应加强对预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

5)进水水质异常:

a) 进水浓度偏高:应当加大曝气量时间来保持污泥负荷的稳定性。

b) 进水浓度偏低:应当减少曝气力度和曝气时间来解决。

6)出水水质异常:

a) 出水带泥、水质混浊:主要原因是生物膜太厚,反冲洗强度过高或冲洗次数过频,解决办法,生物摸厚达300—400,立即冲洗。控制反冲洗强度。

b) 水质发黑、发臭:可能是溶解氧不够,造成污泥厌氧分解,产生H2S气体,解决办法是加大曝气量,提高溶解氧的含量。也可能局部水系堵塞,造成局部缺氧,解决办法是检查或加大反冲洗强度。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