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药物质结合水测定中的应用

上海纽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6/27 17:49:21


2023年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简称食药物质)目录。

 

食药物质通常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其安全性和功效性得到了长期实践的验证。食药物质结合水,指的是与食品或药品中的其他成分结合在一起的水分。这种水分的存在形式和含量对产品的保质期、口感、药效等有直接影响。例如,在中药领域,结合水的含量和状态直接关系到药材的活性成分的稳定性和药效的发挥。

 

食药物质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LF-NMR)作为一种非破坏性、高灵敏度的分析手段,已广泛应用于食药物质结合水的测定。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中氢原子核的磁共振信号来分析物质结构和性质的技术。与传统的高温干燥法相比,LF-NMR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中的结合水含量,同时避免了样品在高温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LF-NMR技术在食药物质结合水测定中的应用

1.       快速检测:LF-NMR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的水分状态分析,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       无损分析:与传统的破坏性检测方法不同,LF-NMR技术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损害,适合于珍贵或易损样品的分析。

3.       精确测定:LF-NMR技术能够区分不同状态的水分,如自由水、结合水和结晶水,为食药物质的水分状态提供了详细的信息。

4.       质量控制:在食品加工和药品生产过程中,LF-NMR技术可用于实时监控水分状态,确保产品质量。

案例分析:

如下图,通过对梅花饮片吸湿过程中Aw(水活度)与 A21(结合水,与含水量相关)、T21(结合水横向弛豫时间,表达水分子流动性) 的相关性分析,例如在AW=0.624时,同时饮片含水量也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但结合水流动性增加,饮片质量(即药效)可能得不到保证。

梅花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食药物质结合水测定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而且为食品和药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无损的研究,可有效助力食品领域和中药领域食药物质研究,并在跨领域应用基础上帮助客户开发更多解决方案。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