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材料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

北京中航时代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7/18 13:13:13

电介质在电气设备中是作为绝缘材料使用的,按其物质形态,可分为气体介质、液体介质和固体介质。不过在实际绝缘结构中所采用的往往是由几种电介质联合构成的组合绝缘,例如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往往由气体介质()和固体介(绝缘)联合组成,而内绝缘则较多地固体介质和液体介质联合组成:

一切电介质的电气强度都是有限的,超过某种限度,电介质就会逐步丧失其原有的绝缘性能,甚至演变成导体。

在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出现的电气现象可分为两大类:

1)在弱电场(当电场强度击穿场强小得多),主要是化、电导、介质损耗等;

2)在强电场(当电场强度等于或大于放电起始场强或击穿场强),主要有放电、闪络、击穿等。



1.1 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

绝大多数电气设备都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利用气体介质作为绝缘材料。大自然为我们免费提供了一种相当理想的气体介空气。架空输电线路各相导线之间、导线与地线之间、线与杆塔之间的绝缘都利用了空气,高压电气设备的外绝缘也利用空气。

在空气断路器中,压缩空气被用作绝缘媒质和火弧煤质,在某些类型的高压电缆(充气电)和高压电容器中,特別是在现代的气体绝缘组合电(GIS)中,更采用压缩的高电气强度(SF6)作为绝缘

假如气体中不存在带电粒子,气体是不导电的。但实际上,由于外界电离因子(宇宙射线和地下放射性物质的高能辐射线)的作用,地面大气层的空气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带电粒(每立方厘米体积内5001000对正、负带),但即使如此,空气仍不失为相当理想的电介(电导很小、介质损耗很小,且仍有足够的电气强度)

在一定条件下,气体中也会出现放电现象,甚至丧失其作为电介质而具有的绝缘特性,在本课程中,研究气体放电的主要目的为;了解气体在高电压(强电)的作用下逐步由电介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掌握气体介质的电气强度及其提高的方法。

1.1.1质点的产生和消失

为了说明气体放电过释,首先必须了解气体中带电粒子产生、运动、消失的过程和条件。

1.气体中的运动

(1)自由行程长度

当气体中存在电场时,其中的带电粒子将具有复杂的运动轨,它们一方面与中性的气体粒子(原子或分)一样,进行着混乱热运动,另一方面又将沿着电场作定向漂(1-1)

img1 

各种粒子在气体中运动时都会不断地互相碰撞,任一粒子在1cm的行程中所遭遇的碰撞次数与气体分子的半径和密度有关。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Z的倒数入即为该粒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

实际的自行程长度是一个随机量,并具有很大的分散性。粒子的自由行程长度等于或大于某一距离x的概率为

img2 

可见,实际自由行程长度等于或大于平均自由行程长度的概率为36.8%,由于电子的半径或体积要比离子或气体分子小得多,所以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要比离子或气体分子大得多,由气体动力学可知,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为

img3 

式中  r气体分子的半径;

N气体分子的密度。

出于img4代人式1-2)即

img5 

式中p(Pa)

T(K)

k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在大气压和常温下,电子在空气中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的数量级为10-5cm

(2)带电粒子的迁移率

带电粒子虽然不可避免地要与气体分子不断地发生碰撞,但在电场力的驱动下,仍将沿着电场方向漂移,其速度v与场E成正比,其比例系数k=v/E称为迁移率,它表示该带电粒子在单位场(1V/m)下沿电场方问的漂移速度。

由于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比离子大得多,而电子的质量比离子小得多,更易加速,所以电子的迁移率远大于离子。

(3)扩散

气体中带电粒子和中性粒子的运动还与粒子的浓度有关。在热运动的过程中,粒子会从浓度较大的区域运动到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使每种粒子的浓度分布均匀化,这种物理过程称为扩散。气压越低或温度越高,则扩散进行得越快。电子的热运动速度大、自由行程长度大,所以其扩散速度也要比离子快得多。

2. 带电粒子的产生

产生带电粒子的物理过程称为电离,它是气体放电的首要前提。

气体原子中的电子沿着原子核周围的圆形或椭圆形轨道,围绕带止电的原子核旋转。在常态下,电子处于离核最近的轨道上,因为这样势能最小。当原子获得外加能量时,一个或若干个电子有可能转移到离核较远的轨道上去,这个现象称为激励,产生激励所需的能量(激励)等于该轨道和常态轨道的能级差。激励状态存在的时间很(例如10-8s),电子将自动返回常态轨道上去,这时产生激励时所吸收的外加能量将以辐射()的形式放出。如果原子获得的外加能量足够大,电子还可跃迁至离核更远的轨道上去,甚至摆脱原子核的约束而成为自由电子,这时原来中性的原子发生了电离,分解成两种带电粒电子和正离子,使基态原子或分子中结合最松弛的那个电子电离出来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能。

1-1列出了某些常见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之值,它们通常以电子(eV)表示。由于电子的电荷qe恒等1.6×10-19C,所以有时也可以采用激励电位(V)和电离电Ui(V)来代替激励能和电离能,以便在计算中排qe值。

1-1              某些气体的激励能和电离能

气体

激励We/Ev

电离Wi/eV

气体

激励We/Ev

电离Wi/eV

N2

 6.1

  15.6

CO2

 10.0

  13.7

O2

 7.9

 12.5

H2O

 7.6

 12.8

H2

 11.2

 15.4

SF6

 6.8

 15.6

引起电离所需的能量可通过不同的形式传递给气体分子,诸如光能、热能、机械()能等,对应的电离过程称为光电离、热电离、碰撞电离等。

(1)光电离

频率为v的光子能量为

img6 

式中h普朗克常数h=6.63×10-34J·s=4.13×10-15eV·s

发生空间光电离的条件应为

img7 

或者

img8 

式中λ光的波(m)

C光速c=3×108m/s

Wi气体的电离(eV)

通过式(1-5)的计算可知,各种可见光都不能使气体直接发生光电离,紫外线也只能使少数几种电离能特别小的金属蒸气发生光电离,只有那些波长更短的高能辐射线(例如X射线、γ射线)才能使气体发生光电离。

应该指出:在气体放电中,能导致气体光电离的光源不仅有外界的高能辐射线,而且还可能是气体放电本身,例如在后面将要介绍的带电粒子复合的过程中,就会放出辐射能而引起新的光电离。

(2)热电 

在常温下,气体分子发生热电离的概率极小。气体中已发生电离的分子数与总分子数的比值m称为该气体的电离度。图1-2是空气的电离m与温 T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只有在温度超过10000K(例如,电弧放电的情),才需要考虑热电离;而在温度达20000K左右时,几乎全部空气分子都已处于热电离状态。

img9 

(3)碰撞电离

在电场中获得加速的电子在和气体分子碰撞时,可以把自己的动能转给后者而引起碰撞电离。

电子在电场强度E的电场中移过x的距离时所获得的动能为

img10 

式中m电子的质量;

qe电子电荷量。

如果 W等于或大于气体分子的电离能Wi,该电子就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碰撞电离。由此可以得出电子引起碰撞电离的条件应为

img11 

电子为造成碰撞电离而必须飞越的最小距离img12 (式中Ui为气体的电离电位,在数值上与eV为单位Wi)xi的大小取决于场E,增大气体中的场强将使xi值减小,可见提高外加电压将使碰撞电离的概率和强度增大。

碰撞电离是气体中产生带电粒子的最重要的方式。应该强调的是,主要的碰撞电离均由电子完成,离子碰撞中性分子并使之电离的概率要比电子小得多,所以在分析气体放电发展过程时,往往只考虑电子所引起的碰撞电离。

(4)电极表面的电离

除了前面所说的发生在气体中的空间电离外,气体中的带电粒子还可能来自电极表面上的电离。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需要一定的能量,称为逸出功。各种金属的逸出功是不同的,见表1-2

 1-2                     某些金属的逸出功

金属

逸出/eV

金属

逸出/eV

金属

逸出/eV

1.8

3.9

氧化铜

5.3

3.1

3.9

 

 

将表1-21-1作比较,就可看出:金属的逸出功要比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小得多,这表明,金属表面电离比气体空问电离更易发生。在不少场合,阴极表面电(也可称电子发)在气体放电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外加能批形式的不同,阴极的表面电离可在下列情况下发生:

1)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正离子所具有的能量为其动能与势能之和,其势能等于气体的电离Wi。通常正离子的动能不大,如忽略不计,那么只有在它的势能等于或大于阴极材料的逸出功的两倍时,才能引起阴极表面的电子发射,因为首先要从金属表面拉出一个电子,使之和正离子结合成一个中性分子,正离子才能释放出全部势能而引起更多的电子从金病表向逸出。比较一下1-11-2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这个条件是可能满足的。

2)光电子发射:高能辐射线照射阴极时,会引起光电子发射,其条件是光子的能批应大于金属的逸出功。由于金属的逸出功要比气体的电离能小得多,所以紫外线已能引起阴极的表面电离。

3)热电子发射:金属中的电子在高温下也能获得足够的动能而从金属表面逸出,称为热电子发射。在许多电子和离子器件中常利用加热阴极来实现电子发射。

4)强场发(冷发):当阴极表面附近空间存在很强的电场(106V/cm数量),也能使阴极发射电子。一般常态气隙的击穿场强远小于此值,所以在常态气隙的击穿过程中不受强场发射的影响;但在高气压下、特别是在压缩的高电气强度气体的击穿过程中,强场发射也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而在真空的击穿过程中,它更起着决定性作用。

3.负离子的形成

当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不但有可能引起碰撞电离而产生出正离子和新电子,而且也可能会发生电子与中性分子相结合而形成负离子的情况,这种过程称为附着。

某些气体分子对电子有亲合性,因而在它们与电子结合成负离子时会放出能量(电子亲合),而另一些气体分子要与电子结成负离子时却必须吸收能量。前者的亲合能为正值,这些易于产生负离子的气体称为电负性气体。亲合性越强的气体分子越易俘获电子而变成负离子。

应该指出:负离子的形成并没有使气体中的带电粒子数改变,但却能使自由电子数减少,因而对气体放电的发展起抑制作用。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汽分子对电子都有一定的亲合性,但还不是太强;而后面将要介绍的某些特殊的电负性气体(例如SF6)对电子具有很强的亲合性,其电气强度远大于一般气体,因而被称为高电气强度气体。

4.带电粒子的消失

气体中带电粒子的消失可有下述几种情况:

1)带电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

2)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

3)带电粒子的复合。

当气体中带异号电荷的粒子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电荷的传递与中和,这种现象称为复合,它是与电离相反的一种物理过程。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了一个中性分子;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了两个中性分子。上述两种复合都会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这种光辐射在一定条件下能导致其他气体分子的电离,使气体放电出现跳跃式的发展。

带电粒子的复合强度与正、负带电粒子的浓度有关,浓度越大,则复合也进行得越激烈。每立方厘米的常态空气中经常存在着500~1000对正、负带电粒子,它们是外界电离因(高能辐射线)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和产生出来的正、负带电粒子又不断地复合所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

1.1.2电子崩与汤逊理论

1.电子崩

气体放电的现象和发展规律与气体的种类、气压的大小、气隙中的电场型式、电源容量等一系列因素有关。无论何种气体放电,都有一个电子碰撞电离导致电子崩的阶段,它在所加电压(电场强度)达到某数(例如,1-3UB)时开始出现。

img13 

前面已经提到,各种高能辐射线(外界电离因子)会引起阴极的表面光电离和气体中的空间光电离,从而使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带电粒子。因而在气隙的两端电极上施加电压时,即可检测到微小的电流。1-3表示实验所得的平板电极(均匀电)气体中的电流与所加电压U的关(伏安特)曲线。在曲线OA IU的提高而增大,这是由于电极空间的带电粒子向电极运动的速度加快而导致复合数的减少所致。当电压接近时,电流趋于饱和值Ia,因为这时由外界电离因子所产生的带电粒子几乎能全部抵达电极,所以电流值仅取决于电离因子的强弱而与所加电压的大小无关。饱和电I0。之值很小,在没有人工照射的情况下,电流密度的数量级仅10-19A/cm2,即使采用石英灯照射阴极,其数量级也不会超102A/cm,可见这时气体仍然处于良好的绝缘状态。但当电压提高UB时,电流又开始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这是由于气隙中开始出现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电子崩的形成和带电粒子在电子崩中的分布如1-4所示,设外界电离因子在阴极附近产生了一个初始电子,如果空间的电场强度足够大,该电子在向阳极运动时就会引起碰撞电离,产生出一个新电子,初始电子和新电子继续向阳极运动,又会引起新的碰撞电离,产生出更多的电子。依此类推,电子数将按几何级数不断增多,像雪崩似地发展,因而这种急剧增大的空间电子流被称为电子崩。为了分析碰撞电离和电子崩所引起的电流,需要引入一个系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它表示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1cm的行程中所完成的碰撞电离次数平均值。

在图1-5所示的平板电(均匀电)气隙中,设外界电离因子每秒钟使阴极表面发射出来的初始电子数为n0于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结果,在它们到达x处时,电子数已增加为nn个电子dx的距离中又会产生dn个新电子。根据碰撞电离系数α的定义,可得

img14 

分离变数并积分,可得

img15 

img16img17 

对于均匀电场来说,气隙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相同,α值不随x而变化,所以上式可写成

img18 

抵达阳极的电子数应为

img19 

式中 d极间距离。

途中新增加的电子数或正离子数应为

img20 

将式(1-12)的等号两侧乘以电子的电荷q,即得到电流关系式为

img21 

其中,I0=n0qe,即1-3中由外界电离因子所造成的饱和电流I0

(1-13)表明:虽然电子崩电流按指数规律随极间距离d而增大,但这时放电还不能自持,因为一旦除去外界电离因(I0=0)I0即变为零。

下面再来探讨一下碰撞电离系α

如果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为λe,则在它运动1cm的距离内将与气体分子发1/λe。次碰撞,不过并非每次碰撞都会引起电离,前面已经指出:只有电子在碰撞前已在电场方向运动了img22的距离时,才能积累到足以引起碰撞电离的动(它等于气体分子的电离能Wi),由(1-1)可知,实际自由行程长度等于或大于xi的概率为img23。,所以它也就是碰撞时能引起电离的概率。根据碰撞电离系α的定义,即可写出

img24 

由式(1-3)可知,电子的平均自由行程长度λe与气T成正比、与气压p成反比,即

img25 

当气温T不变时,(1-14)即可改写为

img26 

由式(1-16)不难看出;电场强度E增大时α急剧增大;p(λe)p(λe)α值都比较小。这是因为λe(高气)时,单位长度上的碰撞次数很多,但能引起电离的概率很小,反之,当λe(低气压或真)时,虽然电子很易积累到足够的动能,但总的碰撞次数太少,因α也不大。可见在高气压和高真空的条件下,气隙都不易发生放电现象,即具有较高的电气强度

2.汤逊理论

由前述已知,只有电子崩过程是不会发生自持放电的。要达到自持放电的条件,必须在气隙内初始电子崩消失前产生新的电子(二次电)来取代外电离因素产生的初始电子。实验表明,二次电子的产生机制与气压和气隙长度的乘(pd)有关。pd值较小时,自持放电的条件可用汤逊理论来说明;pd值较大时,则要用流注理论来解释。对于空气来说,这一pd值的临界值大约26kPa·mm。汤逊理论认为二次电子的来源是正离子撞击阴极,使阴极表面发生电子逸出。引入的γ系数表示每个正离子从阴极表面平均释放的白由电子数。

(1)γ过程与自持放电条件

由于阴极材料的表面逸出功比气体分子的电离能小很多,因而正离子碰撞阴极较易使阴极释放出电子。此外正负离子复合时,以及分子由激励态跃迁回正常态时,所产生的光子到达阴极表面都将引起阴极表面电离,统称为γ过程。为此引入表面电离系数γ设外界光电离因素在阴极表面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此电子到达阳极表面时由于发α过程,电子总数增eαd个。因在α系数进行讨论时已假设每次电离撞出一个正离子,故电极空间共eαd-1离子。按照系数γ的定义,eαd-1个正离子在到达阴极表面时可撞出γ(eαd-1)个新电子,这些电子在电极空间的碰撞电离同样又能产生更多的正离子,如此循环下去,这样的重复过程见表1-3

 1-3              电极空间及气体间隙碰撞电离发展示意过程

位置周期

阴极表面

气体间隙中

阳极表面

1周期

一个电子逸出

形成eαd-1个正离子

eαd个电子进入

2周期

γ(eαd-1)个电子逸出

形成γ(eαd-1)个正离子

γ(eαd-1)eαd个电子进入

3周期

γ2(eαd-1)2个电子逸出

形成γ2(eαd-1)2个正离子

γ2(eαd-1)2eαd个电子进入

阴极表面发射一个电子,最后阳极表面将进入Z个电子。

Z= eαd+γ(eαd-1) eαd+γ2(eαd-1)2eαd+...            

γ(eαd-1)<1时,此级数收敛为

Z= eαd/ [1-γ(eαd-1)]

如果单位时间内阴极表面单位面积有n0个起始电子逸出,那么达到稳定状态后,单位时间进入阳极单位面积的电子数na就为

              na= n0 eαd/ [1-γ(eαd-1)]                  (1-17)

因此,回路中的电流应为

             I=I0 eαd/ [1-γ(eαd-1)]                     (1-18)

式中I0由外电离因素决定的饱和电流。

实际上eαd >>1,故(1-18)可以简化为

I=I0 eαd/ (1-γeαd)                     (1-19)

将式(1-19)(1-12)相比较,由此可见,γ过程使电流的增长比指数规律还快。

d较小或电场较弱时,γ(eαd-1)<1(1-18)(1-19)恢复为(1-12),表明此时γ过程可忽略不计。

γ值同样可根据回路中的电流I和电距离d之间的实验曲线决定

img27 

如图1-6所示,先从d较小时的直线部分决定α,再从电流增加更快时的部分决定γ 

img28 

在式(1-18)(1-19)中,当γ(eαd-1)1  γeαd1时,似乎电流将趋于无穷大。电流当然不会无穷大,实际上γ(eαd-1)=1时,意味着间隙被击穿,电流I的大小将由外回路决定。这时即使。I01I仍能维持一定数值。即γ(eαd-1)=1时,放电可以不依赖外电离因素,而仅由电压即可自动维持。

因此,自持放电条件为

                    γ(eαd-1)=1γeαd =1                           1-21

此条件物理概念十分清楚,即一个电子在自己进入阳极后可以αγ过程在阴极上又产生一个新的替身,从无需外电离因素,放电即可继续进行下去。

                  γeαd=1αd=ln1/γ                              (1-22)

铁、铜、铝在空气中的γ值分别0.020.0250.035,因此一般img29。由于γ电极材料的逸出功有关,因而汤逊放电显然与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有关。

(2)汤逊放电理论的适用范围

汤逊理论是在低气压、pd较小的条件下在放电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的。pd过小或过大,放电机理将出现变化,汤逊理论就不再适用了。pd过小时,气压极(d过小实际上是不可能)d/λ极小,λ远大于d,碰撞电离来不及发生,击穿电压似乎应不断上升,但实际上,电压U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场致发射将导致击穿,汤逊的碰撞电离理论不再适用,击穿电压将不再增加。pd过大时,气压高或距离大,这时气体击穿的很多实验现象无法全部在汤逊理论范围内给予解释放电外形:高气压时放电外形具有分支的细通道,而按照汤逊放电理论,放电应在整个电极空间连续进行,例如辉光放电放电时间:根据出现电子崩经几个循环后完成击穿的过程,可以计算出放电时间,在低气压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高气压下的实测放电时间比计算值小得多击穿电压pd较小时击穿电压计算值与实验值一致,pd较大时不一致阴极材料:低气压下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有关;高气压下间隙击穿电压与电极材料无关。

因此,通常认为,pd>26.66kPa·cm(200cm·mmHg)时,击穿过程将发生变化,汤逊理论的计算结果不再适用,但其碰撞电离的基本原理仍是普遍有效的。

1.1.3巴申定律及其适用范围

1.巴申定律

早在汤逊理论出现之前,巴申(Paschen)1889年从大量的实验中总结出了击穿电压ubpd的关系曲线,称为巴申定律,即

                          ub=fpd                         1-23

1-7给出了空气间隙的ubpd的关系曲线。从图中可见,首先,ub并不仅仅由ub决定,而是pd的函数;其次,ub不是pd的单调函数,而U形曲线,有极小值。不同气体,其巴申曲线上的低击穿电压Ubmin,以及使ub=Ubminpd(pd)min各不相同。对空气,ub的极小值Ubmin325V。此极小值出现在pd=0.55cm·mmHg时,即ub的极小值不是出现在常压下,而是出现在低气压,即空气相对密度很小的情况下

img30 

1-4给出了在几种不同气体下实测得到的巴申曲线上的低击穿电压Ubmin,以及使ub=Ubminpd(pd)min

 1-4               几种气体间隙Ubmin(pd)min

气体种类

空气

N2

O2

H2

SF6

CO2

Ne

He

 Ubmin/V

 325

240

450

230

507

420

245

155

(pd)min/cm·mmHg

 0.55

0.65

0.7

1.05

0.26 

 0.57

4.0

4.0

注:1mmHg=1.33322×102Pa

2.巴中定律适用范围

巴申定律是在气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得出的。对于气温并非恒定的情况,式(1-23)应改写为

           Ub=F(δd)                                (1-24)

 δ气体密度与标准大气条(Ps=101.3kPaTs=293K)下密度之比,即

img31 

式中  p——击穿实验时气压kPa)

t实验时温(K)

1.1.4 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

电压技术所面对的往往不是前面所说的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而是高气压(101.3kPa或更)、长气隙的情[pd26.66kPa·cm(200mmHg·cm)]。前面介绍的汤逊理论是在气压较(小于大气)、气隙相对密度与极间距离的乘积δd较小的条件下,进行放电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大自然中最宏伟的气体放电现雷电放电为例,它发生在两块雷云之间或雷云与大地之间,这时不存在金属阴极,因而与阴极上的γ过程和二次电子发射根本无关。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也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考虑了高气压、长气隙情况下不容忽视的若干因素对气体放电过程的影响,其中包括;电离出来的空间电荷会使电场畸变以及光子在放电过程中的作用(空间光电离和阴极表面光电)。这个理论认为电子的撞击电离和空间电离是自持放电的主要因素,并充分注意到空间电荷对电场畸变的作用。流注理论目前主要还是对放电过程做定性描述,定量的分析计算还不够成熟。下面作简要介绍。

1. 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

如图1-4所示,电子崩中的电子由于其迁移率远大于正离子,所以绝大多数电子都集中在电子崩的头部,而正离子则基本上停留在产生时的原始位置上,因而其浓度是从尾部向头部递增的,所以在电子崩的头部集中着大部分正离子和几乎全部电子(1-8a所示)。这些空间电荷在均匀电场中所造成的电场畸变,如图1-8b所示。可见在出现电子崩空间电荷之后,原有的均匀场强E0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电子崩前方和尾部处的电场都增强了,而在这两个强场区之间出现了一个电场强度很小的区域,但此处的电子和正离子的浓度却最大,因而是一个十分有利于完成复合的区域,结果是产生强烈的复合并辐射出许多光子,成为引发新的空间光电离的辐射源。

img32 

2.空间光电离的作 

汤逊理论没有考虑放电本身所引发的空间光电离现象,而这一因素在高气压、长气隙的击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上面所说的初始电子崩(简称初)头部成为辐射源后,就会向气隙空间各处发射光子而引起光电离,如果这时产生的光电子位于崩头前方和崩尾附近的强场区内,那么它们所造成的二次电子崩将以大得多的电离强度向阳极发展或汇入崩尾的正离子群中。这些电离强度和发展速度远大于初始电子崩的新放电(二次电子)以及它们不断汇入初崩通道的过程被称为流注。

流注理论认为:在初始阶段,气体放电以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形式出现,但当电子崩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某一初始电子崩的头部积聚到足够数量的空间电荷,就会引起新的强烈电离和二次电子崩,这种强烈的电离和二次电子崩是由于空间电荷使局部电场大大增强以及发生空间光电离的结果,这时放电即转入新的流注阶段。流注的特点是电离强度很大和传播速度很快(超过初崩发展速10倍以),出现流注后,放电便获得独立继续发展的能力,而不再依赖外界电离因子的作用,可见这时出现流注的条件也就是自持放电条件。1-9表示初崩头部放出的光子在崩头前方和崩尾后方引起空间光电离并形成二次崩以及它们和初崩汇合的流注过程。二次崩的电子进入初崩通道后,便与正离子群构成了导电的等离子通道,一旦等离子通道短接了两个电极,放电即转为火花放电或电弧放电。

出现流注的条件是初崩头部的空间电荷数值必须达到某一临界值。对均匀电场来说,其自持放电条件应为

eαd=常数

                              αd=                    (1-26

实验研究所得出的常数值为

αd20

或者

eαd108                     1-27

可见初崩头部的电子数要达到108时。放电才能转为自(出现流)。如果电极间所加电压正好等于自待放电起始电压U0,那就意味着初崩要跑完整个气隙,其头部才能积聚到足够的电子数而引起流注,这时的放电过程如1-10所示。其中1-10a表示初崩跑完整个气隙后引发流注;1-10b表示出现流注的区域从阳极向阴极方向推移;1-10c为流注放电所产生的等离子通道短接了两个电极,气隙被击穿

img33img34 

如果所加电压超过了自持放电起始电压U,那么初崩不需要跑完整个气隙,其头部电子数即已达到足够的数量,这时流注将提前出现并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如1-9所示。流注理论能够说明汤逊理论所无法解释的一系列在高气压、长气隙情况下出现的放电现象,诸如:这时放电并不充满整个电极空间,而是形成一条细窄的放电通道;有时放电通道呈曲折和分枝状;实际测得的放电时间远小于正离子穿越极间气隙所需的时间;击穿电压值与阴极的材料无关等。不过还应强调指出: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放电过程,不能用一种理论来取代另一种理论。pd值较小的情况下,初始电子不可能在穿越极间距离时完成足够多的碰撞电离次数,因而难以积聚到式(1-27)所要求的电子数,这样就不可能出现流注,放电的自持就只能依靠阴极上的γ过程了。

1.1.5 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

电气设备中很少有均匀电场的情况。但对高压电气绝缘结构中的不均匀电场还要区分两种不同的情况,即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因为这两种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特点是不同的。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母线筒和高压实验室中测量电压用的球间隙是典型的稍不均匀电场;高压输电线之间的空气绝缘和实验室中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对墙的空气绝缘则属于极不均匀电场。

1.不均匀场和极不均匀场的特点与划分

稍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特点与均匀电场中相似,在间隙击穿前看不到有什么放电的迹象。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则不同,间隙击穿前在高场强区(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表面附)会出现蓝紫色的晕光,称为电晕放电。刚出现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随着外施电压的升高,电晕层逐渐扩大,此时间隙中放电电流也会从微安级增大到毫安级,但从工程观点看,间隙仍保持其绝缘性能。另外,任何电极形状随着极间距离的增大都会从稍不均匀电点看,间隙仍保持其绝缘性能。

通常用电场的不均匀系数f来判断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有些会采用电场利用系数η来判断,电场利用系数η,就是电场不均匀系数f的倒数。电场不均匀系数f的定义为间隙中最大场Emax与平均场EαV的比值。

img35 

img36 

  U间隙上施加的电压

d电极间最短的绝缘距离。

而通常用电场不均匀系数可将电场不均匀程度划分为;均匀电场,f=1;稍不均匀电场1f<2;极不均匀电场,f>4

在稍不均匀电场中放电达到自持条件时发生击穿,但因为f>1,此时间隙中平均场强比均匀场间隙要小,因此在同样间隙距离时,稍不均匀场间隙的击穿电压比均匀场间隙要低。而在极不均匀场间隙中,自持放电条件即是电晕放电的起始条件。

2.极不均匀电场的电晕放电

1)电晕放电在极不均匀场中,当电压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在空气间隙击穿之前,小曲率电极(高场强电)附近会有薄薄的发光层,有点,在黑暗中看得较为真切。因此,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现象是由电离区放电造成的,电离区中的复合过程以及从激励态恢复到正常态等过程都可能产生大量的光辐射。因为在极不均匀场中,只有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的区域内场强足够高,电离系α达到相当高的数值,而其余绝大部分电极空间场强太低α值太小,得不到发展。因此,电晕层也就限于高场强电极附近的薄层内。

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有的一种自待放电形式。开始出现电晕时的电压称为电晕起始电压Ue,而此时电极表面的场强称为电晕起始场Ee

根据电晕层放电的特点,可分为两种形式:电子崩形式和流注形式。当起晕电极的曲率很大时,电晕层很薄,且比较均匀,放电电流比较稳定,自持放电采取汤逊放电的形式,即出现电子崩式的电晕。随着电压升高,电晕层不断扩大,个别电子崩形成流注,出现放电的脉冲现象,开始转入流注形式的电晕放电。若电极曲率半径加大,则电晕一开始就很强烈,一出现就形成流注的形式。电压进一步升高,个别流注快速发展,出现刷状放电,放电脉冲更强烈,最后贯通间隙,导致间隙击穿。冲击电压下,电压上升极快,因此电晕从一开始就具有流注的形式。爆发电晕时能听到声,看到光,嗅到臭氧味,并能测到电流。

2)电晕放电的起始场强。电晕属极不均匀场的自持放电,原理上可由img37来计算起始电压Ue,但计算十分复杂且结果并不准确,所以实际上是由实验总结出的经验公式来计算。电晕的产生主要取决于电极表面的场强。所以研究电晕起始场强及各种因素间的关系更直接,也更单纯。

对于输电线路的导线,在标准大气压下,其电晕起始场强及经验表达式为(此处及导线的表面场强,交流电压下用峰值表示,单位kV/cm)

img38 

式中r导线半(cm)

(1-30)说明,导线半r越小,则反值越大。因r越小,则电场就越不均匀,也就是间隙中场强随着其离导线的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得更快,而碰撞电离系α随导线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得越快。所以输电线路起始电晕条件为

img39 

式中xC起始电晕层的厚度,x>xeα0

可见电场越不均匀,要满足式(1-31)时导线表面场强应越高。式1-30)表明,rEc=30kV/cm

而对于非标准大气条件,则进行气体密度修正以后的表达式为

img40 

式中δ—— 气体相对密度。

实际上导线表面并不光滑,所以对绞线来说,要考虑导线的表面粗糙系数m1。此外对于雨雪等使导线表面偏离理想状态的因(雨水的水滴使导线表面形成突起的导电)可用系m2加以考虑。此时(1-32)则写为

img41 

理想光滑导线m1=1,绞线m1=0.80.9,好天气m2=1,坏天气时可0.8估算。算得数值后就不难根据电极布置求得电晕起始电压。例如,对于离地面高度h的单根导线可写出

img42 

对于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导线(d>>r)则可写出

img43 

3)电晕放电的危害、对策及其利用。电晕放电时发光并发声和引起化学反(如使大气中氧变为臭),这些都需要能量,所以输电线路发生电晕时会引起功率损耗。其次,电晕放电过程中,由于流注的不断消失和重新产生会出现放电脉冲,形成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此外,电晕放电发出的噪声有可能超过环境保护的标准。因此在建造输电线路时必须考虑输电线电晕问题,并采取措施以减小电晕放电的危害。解决的途径是限制导线的表面场强,通常是以好天气时导线电晕损耗接近于零的条件来选择架空导线的尺寸。对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导线的直径通常远大于按导线经济电流密度选取的值。当然可以采用大直径空心导线来解决这一矛盾,但好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分裂导线,即将每相线路分裂成几根并联的导线。分裂导线超过两根时,通常布置在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顶点。

分裂导线的表面最大场强不仅与导线直径和分裂的根数有关,而且与分裂导线间的距离D有关,在某一最D值时,导线表面最大场强会出现一个极小值。如D过小,则分裂导线的分裂半径太小,使分裂导线的优点不能得到充分发挥;D过大时,则由于每相的子导线之间的电场屏蔽作用减弱,因此此时表面最大场强随D的增加而增大。

另外,在选择D值时并不只是以表面最大场强为最小条件作为设计依据的。使用分裂导线可以增大线路电容,减小线路电感,从而使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增加。由D值增大有利于线路电感的减小,所以工程应用中常D40-50cm

电晕放电也有有利的一面。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利用电晕放电产生的空间电荷来改善极不均匀场的电场分布,以提高击穿电压。而且,电晕放电在其他工业部门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比如,在净化工业废气的静电除尘器和净化水用的臭氧发生器以及静电喷涂等,都是电晕放电在工业中应用的例子。

4)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的极性效应。在电晕放电时,空间电荷对放电的影响已得到关注。由于高场强下电极极性的不同,空间电荷的极性也不同,对放电发展的影响也就不同,这就造成了不同极性的高场强电极的电晕起始电压的不同以及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称为极性效应。

例如,棒-板间隙是典型的极不均匀场。分布如下:

当棒具有正极性时,间隙中出现的电子向棒运动,进入强电场区,开始引起电离现象而形成电子崩,如图1-11a所示。随着电压的逐渐上升,到形成自持放电爆发电晕之前,在间隙中形成相当多的电子崩。当电子崩达到棒极后,其中的电子就进入棒极,而正离子仍留在空间,相对来说缓慢地向板极移动。于是在棒极附近,积聚起正空间电荷,如图1-11b所示。

img44 

这样就减少了紧贴棒极附近的电场,而略微加强了外部空间的电场。因此,棒极附近的电场被削弱,难以形成流注,这就使得放电难以得到自持。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阴极表面形成的电子立即进入强电场区,形成电子崩,如图1-12a所示。当电子崩中的电子离开强电场区后,电子就不再能引起电离,而以越来越慢的速度向阳极运动。一部分电子直接消失于阳极,其余的可为氧原子吸附形成负离子。电子崩中的正离子逐渐向棒极运动而消失于棒极,但由于其运动速度较慢,所以在棒极附近总是存在着正空间电荷。结果在棒极附近出现了比较集中的正空间电荷,而在其后则是非常分散的负空间电荷,如1-12b所示。

img45 

负空间电荷由于浓度小,对外电场的影响不大, 而正空间电荷将使电场畸变,棒极附近的电场得到增强,因而自持放电条易于满足、易于转入流注而形成电晕放电。1-13是两种极性下-板间隙的电场分布图,其中曲线1为外电场分布,曲线2为经过空间电荷畸变以后的电场。

img46 

已通过实验证明,棒-板间隙中,棒为正极性时电晕起始电压比负极性时略高。而极性效应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间隙击穿电压的不同。随着电压升高,在紧贴棒极附近,形成流注,产生电晕;以后在不同极性下,空间电荷对放电的进一步发展所起的影响就和对电晕起始的影响相异了。

棒具有正极性时,若电压足够高,则棒极附近形成流注。由于外电场的特点,流注等离子体头部具有正电荷。头部的正电荷减少了等离子体中的电场,而加强了其头部电场。流注头部前方电场得到加强,使得前方电场易于产生新的电子崩,其电子被吸引入流注头部的正电荷区内,加强并延长了流注通道,其尾部的正离子则构成了流注头部的正电荷。流注及其头部的正电荷使强电场区更向前移,好像将棒极向前延伸(当然应考虑到通道中的电压),于是促进了流注通道的进一步发展,流注通道的头部逐渐向阴极推进。

当棒具有负极性时,虽然在棒极附近容易形成流注,产生电晕,但此后流注向前发展却困难得多了。电压达到电晕起始电压后,紧贴棒极的强电场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电子崩,汇入围绕棒极的正空间电荷。由于产生了许多电子崩,造成了扩散状分布的等离子体层,基于同样的原因,负极性下非自持放电造成的正空间电荷也比较分散,这也有助于形成扩散状分布的等离子体层。这样的等离子体层起着类似增大了棒极曲率半径的作用,因此将使前沿电场受到削弱。继续升高电压时,在相当一段电压范围内,电离只是在棒极和等离子体层外沿之间的空间发展,使得等离子体层逐渐扩大和向前延伸。直到电压很高,使得等离子体层前方电场足够强后,才又将形成电子崩。电子崩的正电荷使得等离子体层前沿的电场进一步加强,形成了大量的二次电子崩。它们汇集起来后使得等离子体层向阳极推进。由于同时形成许多电子崩,通道头部也是呈扩散状的,通道前方电场被加强的程度也比正极性下要弱得多。

所以,在负极性下,通道的发展要困难得多。因此,负极性下的击穿电压应较正极性时略高。

5)长间隙击穿过程。在间隙距离较长时,存在某种新的、不同性质的放电过程,称为先导放电。长间隙放电电压的饱和现象可由先导放电现象作出解释。

间隙距离较长时(-板间隙距离大1m),在流注通道还不足以贯通整个间隙电压的情况下,仍可能发展起击穿过程。这时流注通道发展到足够长度后,将有较多的电子从通道流向电极,通过通道根部的电子最多,于是流注根部温度升高,出现了热电离过程。这个具有热电离过程的通道称为先导通道。

正流注通道中的电子被阳极吸引,当电子的浓度足够高时,即有足够的电流,流注通道就开始热电离。热电离引起了通道中带电质点浓度进一步增大,即引起了电导的增加和电流的继续加大。于是,流注通道变成了有高电导的等离子体通道。这时在先导通道的头部又产生了新的流注,于是先导不断向前推进。

先导具有高电导,相当于从电极伸出的导电棒,它保证在其端部有高的场强,因此就容易形成新的流注。

负先导的发生也相类似,只不过这时电子流动的方向是从电极到流注头部。当由电子崩发展为新流注时,电子进入间隙深处,即在没有发生电离的区域建立负空间电荷,这给先导的推进带来困难。因此,间隙的击穿要在更高的电压下才能发生。当先导推进到间隙深处时,其端部会出现许多流注,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成为先导继续发展的方向。通道电离越强的流注,越可能成为先导发展的方向,但是和流注本身一样,其方向具有偶然性,这就说明了长间隙放电,例如,雷电放电的路径具有分支的特点。

长间隙的放电大致可分为先导放电和主放电两个阶段,在先导放电阶段中,包括电子崩和流注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不太长间隙的放电没有先导放电阶段,只分为电子崩、流注和主放电阶段。

当先导到达相对电极时,主放电过程就开始了。不论是正先导还是负先导,当通道头部发展到接近对面电极时,在剩余的这一小段间隙中场强剧增,会有十分强烈的放电过程,这个过程将沿着先导通道以一定速度向反方向扩展到棒极,同时中和先导通道中多余的空间电荷,这个过程称为主放电过程。主放电过程使贯穿两极间的通道最终形成温度很高、电导很大、轴向场强很小的等离子体火花通道(若电源功率足够,则转为电弧通),从而使间隙失去了绝缘性能,气隙的击穿就完成了。主放电阶段的放电发展速度很快,可109cm/s

3.稍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

稍不均匀电场意味着电场还比较均匀,高场强区电子电离系α达到足够数值时,间象中很大一部分区域中α也达到相当值,起始电子崩在强场区发展起来,经过部分问隙距高后形成流注。流注一经产生,随即发展至贯通整个间隙,导致击穿

在高电压工程中常用的球-球间隙、同轴圆柱间隙等都属于稍不均匀电场。稍不均匀电场问隙的放电特点和均匀电场相似,气隙实现自持放电的条件就是气隙的击穿条件,也就是说、稍不均匀电场直到击穿为止不发生电晕。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和工频交流下的击穿电正幅值以50%冲击击穿电压都相同,击穿电压的分散性也不大,这也和均匀电场放电特点一致。

稍不均匀电场也有一定的极性效应,但不很明显。高场强电极为正极性时击穿电压稍高,为负极性时击穿电压稍低。这是因为在负极性下电晕易发生,而稍不均匀场中的电晕很不稳定。这时的电晕起始电压就是很接近于问隙击穿电压。从击穿电压的特点来看,稍不均匀场的极性效应与极不均匀场的极件效应结果相反。在稍不均匀场中,高场强电极为正电极时,问隙击穿电压比高场强电极为负时稍高;高场强电极为负电极时,间隙击穿电压稍低。而在极不均匀场中却是高场强电极为正时,间隙击穿电压低;高场强电极为负时,问隙击穿电压要显著高于高场强电极为正时的情况。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