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从“毒胶囊”看食品药品安全危局

杭州品享科技有限公司

2012/4/17 20:44:51

从“毒胶囊”看食品药品安全危局
  
  “以后我要是想吃果冻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想吃老酸奶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以后我要是感冒发炎了,我就拿自己的皮鞋舔一舔……的皮鞋!”如果在一个月前,或许没人能懂,但如今看来,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你懂的!
  
  短短的一个月内,“皮鞋”成了当下zui热点的名词:现有老酸奶、果冻的“明胶疑云”,后跟“毒胶囊”的制药黑幕。网友甚至调侃,皮鞋可能也要“*”了。
  


图片来自网络

  “毒胶囊”事件,指的是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zui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这类胶囊,往往重金属铬含量超标。铬,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2010版《中国药典》明确规定,药用胶囊以及使用的明胶原料,铬含量均不得超过2mg/kg。而在目前已确认含问题的9家药厂生产的13个批次药品中,超标zui多的通化颐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炎立消胶囊,超过正常铬含量标准90多倍。
  
  4月16日,国家食品*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并表示,已责成相关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对媒体报道的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产品检验,并派员赴现场进行督查。
  
  事实上,此次事件将“食品药品安全”这一近年来zui热话题再度推到了风口浪尖。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国家虽三令五申、严办狠抓,但到目前为止,人们仍然不明白,究竟食品安全问题该由谁来保证?又该如何保证?
  
  窃以为,食品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社会诚信缺失,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严格的法律法规只能是“亡羊补牢”,建立公正、透明、可查的生产流程与监控督查体系,才能有效解决百姓安全感缺失问题。正如深圳市防伪协会会长、深圳市华德防伪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振林曾谈到的:食品药品生产过程的公开、透明、可追溯性及物流运输环节的公开、透明、保真,是解决诚信危机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可仿造、不可重复利用的防伪包装技术及互联网信息技术,保证食品从生产加工到仓储再到卖场,zui后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非常重要。
  
  印刷包装业做好“良心市场”
  
  食品药品生产流程,包括食品药品的生产、加工、包装、物流、销售等环节。印刷包装业者,在此过程中亦承担着重要环节。食品药品的包装,包装外观的设计、包装材质的选用、包装印刷工艺的实现、包装机械器材的选配等细分工序都对产品zui终流向市场有着重要影响。
  
  印刷包装业者,如何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做好食品药品印包这一“良心市场”?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将大有可为:
  
  一、 柔印等环保绿色印刷。在食品药品的包装,特别是直接接触的包装介质,应选择环保、无毒的印刷解决方案。如无毒的水性油墨、UV油墨,可降解可食用的新型包装材料等。
  
  二、 防伪印刷包装技术。通过印刷包装技术,保证产品的*性,从而降低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替真的可能性。目前国家与印刷行业一起积极推动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就是保证产品可追溯性和*性的重要举措。
  
  三、 小包装配解决方案。小包装有利于延长保质期,也便于包装破损、变质等问题出现后的检测和退换货,如果可做到小包装装配与产品利润的平衡,相信在市场上将具有长足竞争力。
  
  四、 简约与创意并重的包装。对包装的重视,并非将包装推向“过度”,而应该坚持合情合理的简约包装理念,重创意而轻繁琐,在材质、方式简约大众的基础上,以创意赢市场,避免“过度包装”。
  
  做好食品药品包装,不仅是展示企业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企业的社会“良心”、体现国家的道德底线。印刷包装的“良心市场”,需要一大批“有良心”的企业和个人来共同经营。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