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缆运行过程中,故障的出现不可避免,而快速准确地查找故障并深入分析其原因,对于保障供电可靠性和减少损失至关重要。以下是基于丰富实践经验的电缆故障查找和故障分析交流。
电缆故障查找经验
初步排查
询问与资料收集
首先与相关运行人员、维护人员进行沟通,询问故障发生前后的情况,如是否有异常声响、异味、电力波动等。同时,全面收集电缆资料,包括电缆型号、长度、敷设路径图、安装日期、过往维修记录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故障可能的范围和原因。
外观检查
对电缆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外观检查。查看电缆路径上是否有施工迹象,如挖掘、打桩等,这可能导致电缆受到外力破坏。检查电缆表面有无破损、变形、烧焦痕迹或明显的水浸现象。对于铠装电缆,留意铠装层是否有损伤,因为这可能影响电缆的机械保护性能和电气性能。例如,若发现电缆表面有被重物挤压的痕迹,可能提示内部芯线有受损情况。
电气测试方法
绝缘电阻测量
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电缆各芯线之间以及芯线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这是一种基本且重要的检测手段。如果绝缘电阻值过低,表明电缆存在绝缘故障。根据测量值的大小和变化趋势,可以初步判断故障是低阻还是高阻类型。例如,绝缘电阻值接近零,可能是短路故障;若绝缘电阻值有一定降低但仍有一定阻值,可能是受潮或局部绝缘损坏等原因导致的高阻故障。
直流耐压试验与泄漏电流测量
对电缆施加直流电压,观察是否能耐受规定电压,并测量泄漏电流。在试验过程中,如果泄漏电流突然增大或电压无法维持在规定值,说明电缆存在故障点。这种方法对于检测电缆绝缘的整体强度和发现潜在的薄弱点非常有效。同时,根据泄漏电流的大小和变化情况,可以进一步分析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大致位置。
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低压脉冲反射法:适用于低阻短路故障和开路故障的定位。向电缆发送低压脉冲信号,通过观察反射脉冲的波形和时间来确定故障位置。反射脉冲的形状和幅度可以反映故障的类型,如短路、开路或不同程度的阻抗变化。例如,当脉冲遇到开路点时,会产生正反射,根据脉冲往返时间和波速可以计算出故障距离。
高压闪络法:针对高阻故障,包括高阻接地、闪络性故障等。通过向电缆施加高压脉冲,使故障点在高电压下产生闪络放电,利用检测到的闪络信号来定位故障。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高压设备和安全防护措施,操作时要格外小心。
跨步电压法:当电缆存在接地故障时,可以在地面上沿着电缆走向测量跨步电压。故障点附近的跨步电压会有明显变化,通过分析电压分布情况可以确定故障点的大致位置。这种方法在电缆外皮破损接地等情况下较为实用,但需要注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电缆故障分析经验
故障类型分析
短路故障原因分析
外力破坏:施工活动是常见的外力破坏原因,如挖掘机在挖掘过程中误挖到电缆,导致芯线直接接触短路。此外,电缆在长期运行中,若受到附近重物挤压、振动等也可能使绝缘层受损,引发短路。
绝缘老化与损坏:随着电缆使用年限增加,绝缘材料会逐渐老化。长期的电、热、化学等因素作用下,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出现绝缘层龟裂、碳化等情况,最终导致芯线之间短路。另外,电缆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缺陷,如绝缘层中有杂质或气泡,也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引发短路故障。
开路故障原因分析
机械应力作用:电缆在敷设过程中如果受到过度的拉伸、弯曲或扭曲,超过其允许的机械强度,芯线可能会断裂。例如,在电缆通过狭窄的管道或桥架时,如果施工不当,容易造成这种情况。此外,电缆长期受到周期性的振动,如在铁路或公路附近敷设的电缆,也可能导致芯线疲劳断裂。
腐蚀因素:在一些特殊环境中,电缆可能会受到化学腐蚀或电化学腐蚀。如在化工厂附近,电缆可能会受到酸性或碱性气体的侵蚀;在地下水位较高且土壤电阻率较低的地区,电缆可能会发生电化学腐蚀,导致芯线逐渐腐蚀断开。
高阻故障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与判断
结合多种因素判断故障原因
在分析电缆故障原因时,要综合考虑电缆的运行环境、运行历史、故障类型以及各种检测结果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如果电缆位于海边,且检测到有高阻故障,同时发现电缆外皮有腐蚀迹象,那么就需要考虑海水腐蚀导致绝缘下降的可能性。如果电缆近期有过载运行记录且出现短路故障,那么过载引起的过热可能是导致绝缘损坏的原因之一。
建立故障案例数据库
将每次电缆故障的情况、查找过程、分析结果等详细信息记录下来,建立故障案例数据库。通过对大量案例的总结和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性问题和规律,为今后的故障查找和分析提供参考。例如,在某一地区多次出现类似故障,可能是该地区的环境因素或电缆敷设方式存在问题,需要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