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唯众智创科技有限公司
2025/1/3 9:02:06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外构建坚实的技能基础至关重要,为未来的职业生涯铺平道路。因此,计算机教师肩负重任,需确保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且实用的操作技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提升课堂效率?如何激发中职学生,尤其是那些不善于主动思考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如何促进优秀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长期观察与实践,在不同年级与专业班级中探索并实施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成效。
(一)学生基础水平差异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尽管学生对智能手机应用颇为熟悉,但调研显示,许多新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计算机教育缺失,导致基础水平差异显著。部分学生具备基本的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而另一些则对电脑操作知之甚少,甚至未掌握正确的键盘指法。面对如此多样的基础,教师需精心策划教学内容与方法,确保每位学生既能跟上进度,又能学有所获。
(二)学习主动性不足
中职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对技能训练的投入不足。他们倾向于被动接受任务,而非主动探索学习。实践课虽受欢迎,但仅少数学生能积极完成训练,多数需教师引导才能完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究精神,对知识技能的学习缺乏深入钻研。
(三)教学现状与挑战
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堂仍普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氛围沉闷,内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与积极性。教学模式与知识体系未能紧密贴合学生的职业技能目标和学习需求。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依赖传统教具,缺乏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即便采用信息化手段,也限于播放视频和PPT展示,未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 利用高效教学软件,支撑精准教学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实现高效、实用教学的关键工具。例如,在我校计算机机房使用的苏亚星多媒体教学软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无缝衔接的教学体验。通过该软件,教师可以:
布置任务:实时发布作业和任务。
讲解新知:进行精准、同步的知识传授。
收发作业:方便快捷地收集和反馈学生作业。
展示作业:即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
点评总结:对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和总结。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平台接收任务、学习新知识、完成并提交作业,同时获得及时的评价反馈。尤其在大班级环境中,教师能通过主机实时监控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任务进度,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进行。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堂离不开教学软件的支持。
唯众云课堂
唯众云课堂
唯众云课堂
(二)信息化教学,促进自主学习
近年来,各学校广泛使用的“智慧校园”平台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提供了巨大帮助,成为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关键工具。通过在多个班级的教学实践中,我形成了深刻的体会,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智慧校园”平台的建设旨在解决传统教学的不足,支持教师在授课中运用音频、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多种媒体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将枯燥、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和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智慧校园”平台,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在线备课,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即时将好点子补充到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试题、音视频、文档素材、动画、课件等数字资源进行备课,为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打下基础。同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手机App或PC端完成课前在线预习。
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从繁重的笔记中解放出来,专注于理解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基于“智慧校园”平台开展互动式和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课后,平台能为学生提供拓展资料和线上作业,加强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它也能减轻教师的作业批阅负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投入到教学设计和优化中。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创新性与丰富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在课前需充分准备,搜集和整合教学资源,确保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或生活有所帮助。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能够应用于日常生活,他们的学习热情自然会被激发,从而在课堂上更加乐于学习。
例如,在教授表格制作时,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如“课程表”、“值日表”、“成绩单”等,这样的实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追求丰富性和创新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定期引入新内容,如在幻灯片制作中使用学生喜欢的电影素材,或在节日制作主题幻灯片表达感恩之情。这种教学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任务完成的认真程度。
(四)分层任务设计,发挥学生潜力
鉴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教师在备课时应设计不同难度的任务,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以Word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准备基础和拓展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题目,既学习知识,又享受学习乐趣,同时提升技能和自信心。
(五)先实践后讲解,促进主动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先发布任务,然后边讲解边练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改变这一模式,教师可以在布置任务后,先让学生自主尝试,实现“翻转课堂”。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后,可以独立完成大部分基础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通过与同学交流探讨,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当学生共性问题出现时,教师再集中解答。这样,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激发学习热情。教师则转变为帮助、鼓励和引导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大多数学生享受独立完成任务的过程,主动学习的热情逐渐提高。
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自主、高效和有趣的计算机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分组教学,促进互助与效率
实施分组教学,构建高效的互助学习小组,是提升计算机课堂自主性和效率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小组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行决定组长和分工,共同完成项目。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课堂知识的落实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有效实现了技能提升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
(七)担任“小讲师”,增强自信
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积极思考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这些学生更多提升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让他们担任班级的“小讲师”,帮助同学解答疑问。这种创新方式不仅锻炼了“小讲师”们的能力,还能激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和分享,形成班级内主动思考和乐于分享的良好氛围。
(八)多轮展示评价,精进技能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在课堂结束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性展示和评价。然而,更有效的做法是进行多次展示和评价。例如,在任务进行中,教师可以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阶段性成果,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为学生提供中期指导,帮助他们改进和提升,同时为其他学生提供借鉴和启发。作品完成后,再次进行多维度的评价。通过这种多轮展示和评价,既保证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空间,又加强了对项目任务的过程性管理和评价。
(九)营造活跃氛围,提升学习效率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策略来改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生进行打字排版等较为枯燥的任务时,播放轻快的音乐。这样的举措能够瞬间改变课堂气氛,让学生放松,增进师生关系,自然而然地提高学习效率。
总的来说,自主高效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在这种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是至关重要的。课堂的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学生主导、积极参与、小组协作、先学后教、合理融合信息化技术、师生互动”。教师的角色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一旦学生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他们将真正投入到学习中,这种动力是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关键要素。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进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