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间充质细胞的操作细则

重庆市华雅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5/1/7 13:55:06
间充质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简称MSC)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脐带、牙髓等。由于其分化潜能强、免疫调节功能显著,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免疫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操作细则涉及间充质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扩增及储存等环节。以下是操作过程中常见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间充质细胞的分离  
组织取样  
常见的组织来源包括骨髓、脂肪、脐带、牙髓等。选择适当的组织并进行消毒,避免污染。  
取样时需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性污染。  
组织消化  
使用酶(如胶原酶、胰蛋白酶)对组织进行消化,分解组织基质,使细胞能够脱落。  
消化过程通常控制在37°C下进行,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小时,具体根据组织类型和酶的种类来调整。  
必须注意酶的浓度、消化时间以及温度,避免细胞损伤。  
细胞收集  
消化完成后,加入培养基停止酶的活性,经过离心收集细胞。  
使用细胞筛(一般为70μm筛网)过滤,去除未完全消化的组织块。  
细胞洗涤  
通过离心洗涤细胞3次,去除血液成分、死细胞及残留的酶。  
洗涤后用适当的培养基重悬细胞,调节细胞浓度。  
细胞培养  
将细胞接种到培养瓶中,加入含有10%-20%胎牛血清(FBS)和其他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在37°C、5%CO₂的恒温培养箱中。  
二、间充质细胞的培养  
培养基选择  
常用的培养基为DMEM(低葡萄糖)或α-MEM等,添加10%-20%FBS和1%青链霉素(抗生素)作为标准培养基。  
为提高细胞生长,可能还需要添加一些特定的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基本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等。  
细胞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37°C。  
CO₂浓度:5%。  
相对湿度:大约95%。  
细胞传代  
间充质细胞通常在80%-90%融合时进行传代。  
传代时,使用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细胞,避免长时间消化。  
细胞处理后,离心收集并重悬,接种至新的培养瓶中,按照适当的细胞密度分配。  
细胞密度与培养瓶  
一般建议的接种密度为5000-10000个细胞/cm²。  
传代时,保持细胞在适当的接种密度范围内,以免细胞因过度密集而相互抑制生长。  
细胞状态监控  
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健康的间充质细胞通常呈现梭形或纺锤形。  
细胞培养基需定期更换(一般为每2-3天),保持细胞生长的最佳环境。  
三、间充质细胞的鉴定  
形态学鉴定  
间充质细胞在培养时呈梭形、长条状,形成单层、较为均一的细胞层。  
表面标志物检测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通过免疫荧光法或抗体染色法检测MSC的特异性表面标志物。  
常见的标志物:  
阳性标志物:CD73、CD90、CD105。  
阴性标志物:CD34、CD45、CD14。  
分化潜能检测  
间充质细胞具有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潜能,常通过诱导分化实验来检测。  
骨分化:通过ALP(碱性磷酸酶)、钙盐沉积染色(如茜素红染色)检测。  
软骨分化:通过突触蛋白染色、甲硫氨酸染色等方法检测。  
脂肪分化:使用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小滴。  
基因表达检测  
PCR、RT-PCR等方法检测MSC相关基因的表达,如Osterix、Runx2、PPAR-γ等基因。  
四、间充质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冻存  
细胞在传代后需进行冻存时,加入适量的冻存液(通常为10%-20%DMSO)和10%-20%FBS,混合后将细胞分装入冻存管。  
冻存时,先在-80°C的冰箱中缓慢降温,12小时后转入液氮罐储存。  
复苏  
取出冻存管,快速将细胞复苏于37°C水浴中,尽量减少复苏时间。  
复苏后,立即将细胞接种到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瓶中,避免细胞受到高浓度DMSO的伤害。  
细胞复苏后需要密切观察,若细胞恢复良好,则可以按常规方式进行培养。  
五、常见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所有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尤其是细胞分离、培养、传代等过程,避免细菌、真菌等污染。  
细胞密度控制:过高或过低的细胞密度都会影响细胞生长,因此在传代时需要保持适宜的接种密度。  
细胞监测:定期检查细胞生长状况,及时更换培养基,并观察细胞是否有污染或病变迹象。  
冻存操作谨慎:冻存液浓度不当或冻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细胞死亡,因此操作时要小心,确保细胞存活率。  
通过以上操作细则,可以确保间充质细胞的高效分离、健康培养和可靠鉴定,为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