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腾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5/1/8 10:47:00近日,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中科院二区,影响因子IF=4.4)发表了题为"A one-stop integrated natural antimicrobial microneedles with anti-inflammatory, pro-angiogenic and long-term moisturizing properties to accelerate diabetic wound healing"的研究性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上海腾拔Universal TA质构仪用于测定抗菌微针的机械性能。
糖尿病溃疡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棘手难题,通常会导致较高的死亡率和截肢率。为克服传统单一疗法的缺陷,我们开发了一种用于联合抗菌作用的新型微针策略:巧妙地将槲皮素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 BB(PDGF-BB)以及八硫酸蔗糖(SOS)整合到微针系统(QPS 微针)中。这种方法能够穿透生物膜,将槲皮素纳米晶体和 PDGF-BB 深入输送到组织中,以对抗微生物感染、减轻炎症并促进血管生成。配套的背衬材料含有 SOS,它能吸收伤口渗出液并形成敷料,为伤口愈合提供湿润的环境。体外伤口划痕实验表明,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与 QPS 微针共培养 48 小时(细胞迁移率为 90.3 ± 2.51%),相较于对照组(细胞迁移率为 20.2 ± 1.41%),细胞迁移显著增强。此外,用 QPS 微针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伤口进行 14 天治疗后,伤口愈合率达到 96.56 ± 3.44%,远远超过未治疗对照组仅 40.34 ± 7.26% 的愈合率。而且,经 QPS 微针治疗的伤口在皮肤附属器和新血管形成方面有显著增加,这表明其在实现伤口愈合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这些结果表明,QPS 微针或许可为应对糖尿病伤口提供显著的治疗益处。
为评估载药量对可溶性微针(DMN)机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质构仪压缩测试。将微针针尖朝上,依次放置在平台上,分别针对载药和空白的可溶性微针,设置高度为 600 微米。质构仪测试结果显示,在位移为 0.4 毫米时,空白微针的抗压强度增加至 4356 克,而载药微针强度下降至 3423 克。这些观察结果意味着药物掺入对微针的坚固性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载药微针仍保留了足以穿透皮肤的强度。此外,光学显微镜结果展示了使用质构仪在压缩前和压缩后微针的形态,显示仅在针尖处发生弯曲,而针体完好无损。因此,这些研究结果证明了可溶性微针具备合适的机械特性,表明它们有能力穿透角质层并向皮内输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