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太阳辐射与光吸收的物理化学过程

武汉尚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13/5/21 14:40:02

太阳辐射到地球外空气层的光是一种连续光谱,其波长在0.7~3000nm之间。穿过大气层时,长波辐射部分被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吸收,zui后只有红外辐射的短波部分达到地球表面。波长在175nm以下的短波紫外辐射可被海拔100km以上大气层中的氧气所收。175~290nm的紫外辐射在通过海拔15km以上的同温层时,被其臭氧层中的臭氧(海拔25~30km间臭氧浓度zui高)所吸收。太阳光所留下的紫外部分,即300~400nm的辐射,引起聚合物的降解。

除了部分紫外光可被臭氧吸收之外,还必须考虑到大气中的空气和悬浮粒子(水滴和尘埃)对太阳光造成的散射。因此,造成塑料老化的辐射,即达到地球表面的辐射,由太阳的直射光(“太阳辐射”)和散射光(“天空辐射”)两部分组成。光散射能力。

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瑞利定律),这意味着在阴天,即使太阳的直射光被云层吸收而减弱,但由于短波的散射光更容易达到地面,因此地表的紫外光反而会增强。

总辐射之强度和频谱分布,大体上是太阳与地球之间随昼夜和季节而变化的相对位置的函数。通过其位置,即可确定光线穿过大气层的厚度以及被吸收的情况。下表列出垂直照射到地表的数据。从中可见,引起聚合物降解的紫外部分仅占总辐射的6%

地表上垂直照射各波长光线之强度

波长/nm

强度/W/m2

比例/%

280

0

0

280~400

68

6.1

400~800

580

51.8

800~1400

329

29.4

1400~3000

143

12.7

总辐射光谱波长的下限(吸收限),基本取决于同温层中的臭氧层对宇宙线部分的吸收。这种吸收是很陡峭的,即辐射强度在非常窄的波长范围内发生。由于臭氧层浓度随季节和地理位置而不同,短波吸收限的位置和短波辐射的强度也随季节和地理位置而异。下图所示的是波长为297.5nm的紫外光强度与纬度和季节之间的关系,其中,光线的强度是太阳处在相应的不同季节日期的zui高位置时,以太阳光直射成垂直的地球平面上波长为297.5nm光强的计算值。从中可见,在赤道上辐射强度变化很小,而北纬50°的光强随季节的变化可相差三个数量级。

除了紫外辐射外,还应考虑温度、湿度和区域气候。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后,热降解可能与光降解相互重叠,甚至占主导地位。另外,水也可能通过抽提、水解以及参与含有某些颜料或钛粉的光化学反应而影响降解过程。根据大气的光学性质,还应注意大气中存在各种有机物,其中包括可导致生成氧化剂烟雾的光化学产物。这些有机物甚至可以破坏同温层中的臭氧层。

武汉尚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紫外老化试验箱氙灯老化试验箱不但可以模拟这种紫外辐射对材料的影响,设备还具有模拟自然环境的光照、温湿度、冷凝等现象的功能,加速再现自然环境对材料的老化现象,从而获得其耐候性能。这两款设备在非金属材料的耐阳光和人工紫外线的老化试验领域内运用极为广泛!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