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GPS面积测量仪分析耕地面积的时序性变化

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

2013/7/6 16:44:54

  GPS面积测量仪分析耕地面积的时序性变化
  耕地是土地自然属性与经济属性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是一 个国家的基本国情,从总体上决定着国家的人口承载量。而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的数量(粮播面积)和 质量,则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规模和农业经济水平。耕地面积的测定可以使用GPS面积测量仪将您行测定 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面积除解放初期有一定增长外,一直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表1的定量分析则具体说明 了这种变化,在1949 ^-1995的47年间,47. 39%的年份耕地在减少,只有32. 61%的年份有增加,而其中 增加的年份仅为17. 39%,其余年份均是相对增加,增加幅度也很小。从表2的变化率频数分布分析看 ,耕地年变化幅度集中在-4.5%~4.5%之间,呈正态分布,峰值位于0~0.50%区域,这进一步说明了耕地面积 以不断减少为主的变化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变化特征,使四十多年来耕地面积减少290万公顷。
  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耕地面积的变化幅度和变化趋势,所揭示的共同规律是耕地逐年递减的幅度正在加速降 低。如1955年~1965年,耕地年平均递减率0.59%、1965年~1975年为0.35%、1975年~1985年为0.27%、 1985年~1995年为0.18%、而1990年~1995年仅为0.12%,这定量地表明耕地减少幅度在不断降低;特别是 1995年较1994年耕地面积增加0.06%,这种可喜的现象出现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时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耕地减少的势头是可以控制的,当然这是非常艰难的。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