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撞击法沉降法监测比较

北京宏昌信科技有限公司

2010/3/22 15:12:32

  为在我国推广应用撞击法技术监测室内微生物,我们同 时采用撞击法和自然沉降法对招待所、文化娱乐场所、理发 美容店进行了监测,以便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关系,并对 撞击法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1仪器和方法

1.1仪器撞击法采样用JWL-ⅡB型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 (北京先能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用盛有4.5ml营养琼脂 培养基的直径为5.5cm平皿采集空气样品。

1.2原理JWL-ⅡB型多功能空气微生物监测仪通过抽气动 力作用,使悬浮在空气中带菌离子与空气同时通过窄缝产生高 速气流与介质表面相遇,微生物粒子在惯性作用下撞击到介 质上被采集,从而测定环境中带菌粒子的浓度。

1.3方法

1.3.1撞击法[1]根据不同的采样时间采集样品,采样后平 皿经37℃、48小时培养,计数,按下式计算空气细菌数,以cfu /m3报告结果:
空气细菌总数(cfu/m3)=N×1000/(Q×T)
式中:N—平皿菌落数 Q—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1.3.2沉降法[2]直径9.0cm的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 分钟,盖上皿盖,翻转经37℃、48小时培养,直接计数平板上 生长的菌落数,按如下公式换算,以cfu/m3报告结果。
空气细菌总数(cfu/m3)=N×5000/(A×T)
式中:N—平皿菌落数 A—平皿面积(cm2)
   T—平皿暴露时间(分钟)

1.4现场监测选柳铁地区不同招待所、文化娱乐场所、理 发美容室进行现场测试,其中对11个点作了2分种和4分钟测试 ,面积100m2以上的场所设5个采样点(梅花布点),100m2以下者设3 个采样点(对角线布点),在不同的采样点上同时进行沉降法和 撞击法采样测定。

1.5数据处理采用SPSSV8.02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相关回归 分析、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

2结果与讨论

2.1撞击法和沉降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分析对撞击 法和沉降法两种方法测定结果进行二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为 pearson相关系数R=0.776,R=0.603,P<0.01,表明撞击法和沉降法的 测定结果之间呈正的直线相关。对这一测定结果以撞击法为因 变量,沉降法为自变量,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为:截距a =513.959,回归系数b=0.1287,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F=180.385,t=13.43 1,P<0.001,可以认为回归方程成立,即Y=513.959+0.1287X,表明撞 击法可以替代沉降法。

2.2撞击法与沉降法测定结果的方差分析
  对9个不同场所进行测定的结果见表1,两种监测方法的结果 经方差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不同场所的两种监测方 法所得结果进行均数两两比较,即取两种监测方法中任何一种 的测定结果其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的对比组进行比 较,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沉降法测定不同场所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对比组,撞击法同样也有显著 性差异;另外4个对比组,沉降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撞击法测定的结果却有显著性差异。
由此可以推断, 撞击法的灵敏度更高些,可以准确地测出室内空气微生物的实 际含量,更客观地反映出不同清洁程度场所的室内空气微生 物含量的差异。而撞击法与沉降法各组与理发美容业(9)组均数 比较的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是由于理发美容业室内空气环 境比前8组的卫生条件相差较大导致的结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表1 撞击法与沉降法测定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方差分析

 

2.3撞击法的稳定性在11个场所内,在相同的采样点分别 进行2、4分钟采样测定,对测定值作配对资料t检验(t=1.854,P>0.0 5),证明在同一个环境下采样时间不论2分还是4分,其测定值 无显著性差异,见表3,说明该空气微生物监测仪在所测定的 时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

表2 撞击法和沉降法测定空气细菌总数结果均数两两比较

 

 

表3 不同采样时间重现性试验结果(单位:cfu/m3)

 

注:1 t=1.854,P=>0.05。
  2 表内数据为均数;流量20L/min;n=3。

3结论

  本次研究表明,用撞击法采样测定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 含量同沉降法测定结果有较好的正相关,用撞击法测定不同 清洁程度的公共场所,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通过现场不同采样时间 测定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稳定性,能较客观的 反映空气中细菌总数的实际含量。而传统使用的沉降法虽具有 简便、经济的优点,但其易受空气中含菌尘粒的大小及微小 气候的影响。因此撞击法是较为理想的替代方法。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