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从针灸谈中医

鑫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013/8/7 10:18:35

从针灸谈中医

—关于中医针灸经络的一个假说
作者:胡勇
单位:中国广州复大肿瘤医院  
一、序现
现代医学已经进入分子生物学的时代,如果还要固执地在以细胞为基本结构单位的人体去发现新的、未知的经络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其实经络现象,实质上是循经的一种感觉传导。感觉是神经系统感知神经末梢传入信息的一个结果,其结构基础必定是人体的神经系统。
该文是以现代医学的理论知识合理解释中医针灸经络的三个主要问题。
1、经络现象,即循经感传现象。
2、针灸的作用机制。
3、脏腑辨证。
二、一个假设
假设在体表上,一条经脉线上的感觉神经末梢着的初级感觉传入神经细胞聚集为一簇或几簇,分布于一个或几个脊神经节和/或脑神经节。假设穴位处的感觉神经末梢着的传入轴突发出分支和同为一簇的神经细胞形成轴-体突轴结构(该假设还有一种存在的可能性,就是同为一簇的初级感觉神经细胞发出的周围突(或*突)位于同一神经束膜内,有的会发出分支和同为一束的轴突形成轴-轴突触)。有了这个轴-体突触结构,在针灸时由于兴奋了传入轴突,这个突触的前膜就会释放出P物质,而P物质是不被突触前膜重新摄取的,因此P物质就会弥散到神经细胞周围的间隙中,引起血管扩张,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使同为一簇的神经细胞致敏。
   这一假设在神经解剖学上可以获得些许的支持。
   1.脊神经节的表面包以结缔组织的被膜,自被膜发出结缔组织小
梁伸入节内,将脊神经节内的神经细胞分隔为若干群。
   2.脊神经节内神经细胞周围有卫星细胞,而卫星细胞的外面覆盖有基膜和一薄层含血管的结缔组织。
但是这一假设的二个关键证据,目前尚无实验研究证明。
   1.假设中的循经感觉神经末梢着的神经细胞是聚集为一簇或几簇的。
   2.致敏所需的感觉神经传入轴突发出分支和同为一簇的神经细胞形成的轴-体突触结构。
三、经络现象,即循经感传现象
   针灸时,刺激了穴位处的感觉神经末梢,而感觉神经末梢着的神经轴突是一个或几个脊神经节和/或脑神经节初级感觉传入神经细胞发出的周围突。这些传入轴突在进入脊神经节和/或脑神经节以后有的会发出分支,和同为一簇的神经细胞在脊神经节和/或脑神经节内形成轴-体突触。
   针灸时,由于兴奋了穴位处感觉神经末梢着的传入轴突,这些轴-体突触会使得同为一簇的神经细胞致敏(机制同上述)。
   在体表,感觉神经末梢存在着重叠现象,现在由于经脉线上的感觉神经末梢着的神经细胞已经被致敏,穴位处已经被针灸刺激产生兴奋的感觉神经末梢就会释放P物质,使得局部血管扩张,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从而兴奋和穴位处感觉神经末梢重叠的已经被致敏的感觉神经末梢。这样兴奋沿着一个神经末梢一个神经末梢传递下去,就产生了循经感传现象。(也许各感觉神经末梢之间还有其他的联络方式)。
   下面用这一假说解释一下常见的经络现象:
1、循经线样感传
人体的体表并没有结构性的差异,循经线样感传的主要原因是循经的感觉神经末梢,在针灸时被致敏,产生兴奋的阈值降低了。
2、气至病所我们临床
所观察的气至病所里所指的病所,大多是炎症或疼痛部位,根据继发性痛觉过敏产生的机制,在其周围的感觉神经末梢大多已经被致敏,这也就是循经感传会偏离经脉产生气至病所现象的原因。
3、循经感传的效应性
根据躯体-脏腑会聚的理论及经络学说的理论,应理解为一条经脉线上的感觉神经末梢着的传入轴突大多和相对应的脏腑存在着会聚的关系。针灸时产生了循经感传现象就说明兴奋了经脉线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会产生多点躯体-脏腑会聚的效果,对脏腑产生影响。事实上这种效应性是一种量效关系。
如果用这一假说解释循经感传的其它现象,如:可阻滞性、隐性感传、引经接气等等都可以自圆其说。实际上不是用这一假说解释这些现象,而是所有的循经感传现象特征,包括循经感觉障碍等等临床现象,无不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循经的感觉神经末梢和其着的神经细胞一定是被致敏了。
四、针灸的虚实补泻
从穴位说起。
穴位处的神经末梢既有浅层的痛觉、温度觉、触觉神经末梢着C、Aδ、Aβ轴突,又有深层的肌梭本体感觉神经末梢着Aα、Aβ轴突。这些感觉神经传入轴突是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内初级传入神经细胞发出的周围突。
1、这些周围突在节前或节内发出分支,一部分分支分布到躯体,一部分分支分布到脏腑。这样躯体和脏腑的感觉传入信息在向中枢的传入过程中就会发生会聚。此即躯体—脏腑会聚的外周神经分支学说。已有诸多实验研究证明了这一学说。
2、聚合-投射学说。不少学者认为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的会聚,可以发生在脊髓、丘脑和大脑皮质等各级水平。Garrison等(1992)对猫的食管、心脏和躯体传入进行了电生理研究,发现在T2-7脊髓神经元可记录到来自这些部位的传入信息,即存在着躯体-内脏和内脏-内脏传入的会聚。对这一学说还有不少学者进行了实验研究,如:Ellirich等(1998)、李继硕等(1997)。
内脏的感觉传入。
内脏存在有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损伤性感受器、温热感受器,这些感受器除机械感受器着Aβ轴突传导机械刺激以外,其余的感受器一般认为是着C、Aδ轴突。从功能上看,脏腑感知的各种刺激和功能状态的感觉传入除机械运动以外,应该是由C、Aδ轴突传导。
痛觉门控学说。
背角的某些神经元发出一轴突沿脊髓丘脑束上行,直径较粗的感觉轴突(Aα或Aβ轴突)和无髓痛觉轴突(C轴突)都可兴奋这些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也被中间神经元抑制,而中间神经元既可被粗的感觉轴突所兴奋,又可被痛觉轴突所抑制。通过这种结构,痛觉轴突单独活动可zui大程度地兴奋背角神经元,使痛觉信号传到脑。然而,假如机械感受器的粗轴突同时兴奋,那么它可通过激活中间神经元从而抑制痛觉信号的传入。
内经、难经、甲乙经记述了许多有关针灸虚实补泻的内容,那么总结这些内容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针刺穴位深层为泻,针刺穴位浅层为补。针灸得气紧而疾为泻,徐而和为补。刺诸痛者,深刺之。诸痛者,其脉皆实。
那么针灸时刺激穴位深层的肌梭本体感觉的神经末梢,兴奋沿着Aα、Aβ轴突传导,从痛觉门控学说我们知道,在脊髓水平,对有会聚关系的脏腑感觉传入C轴突(或许还有Aδ轴突)的电信号信息向中枢的传入,将是一个抑制作用。根据同样的理论,刺激穴位浅层的痛觉、温度觉神经末梢,兴奋沿着C轴突(Aδ轴突)传导,在脊髓水平,对于有会聚关系的脏腑感觉传入C轴突(Aδ轴突)的电信号信息向中枢的传入,将会是一个增强作用。
从躯体-脏腑节前会聚的理论来看。
针灸刺激穴位浅层,兴奋C轴突(Aδ轴突),必定对于有会聚关系的脏腑C轴突(Aδ轴突)的传入电信号信息是一个增强作用。首先是躯体、脏腑传入电信号信息的相加作用,其次可以增加脏腑传入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等,象痛觉过敏产生的机制一样,使该神经末梢的兴奋性阈值降低。
针灸刺激穴位深层,兴奋Aβ轴突对于有会聚关系的脏腑Aβ轴突的传入电信号信息是一个增强作用。于是,兴奋性增加的Aβ轴突电信号信息传入脊髓以后,就会对脏腑C轴突(Aδ轴突)传入的电信号信息向中枢的传入起到抑制的作用。
总结上述针灸虚实补泻的作用机制,显然中医针灸经络学说把脏腑的虚实定义为了脏腑感觉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信息的强弱变化了,过强是实,过弱是虚。其实脏腑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强弱变化,只是反映了脏腑的功能状态。而影响脏腑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性质和强弱变化的原因,一是直接兴奋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的原因,二是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摄取逆行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以及许多相关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的原因。这两点才是中医针灸经络学说定义的脏腑功能状态的本质。
五、针灸的补母泻子
难经: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不实不虚,以经取之。
从脏腑-脏腑会聚的外周神经分支学说和聚合-投射学说理论看,两个存在着会聚关系的脏腑在功能状态上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1、先看子脏腑感觉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信息过强的情况。由于存在节前会聚,必然也会使得处于正常功能状态的己脏腑传入电信号信息增强,结果是在初级传入水平,传入C轴突(Aδ轴突)兴奋性增强,其神经末梢会释放P物质等神经肽类物质,降低传入C轴突(Aδ轴突)的神经末梢兴奋性的阈值。在脊髓水平,子脏腑感觉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过强,由于会聚使处于正常功能状态下的己脏腑C轴突(Aδ轴突)向着中枢传入的电信号信息也增强。
2、母虚累子,用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会聚理论,目前还不能很好的解释。但母脏腑功能状态过低,产生的相关物质就少,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到子脏腑的感觉传入神经末梢的兴奋性,从而降低子脏腑的功能状态。
其实,用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会聚理论解释脏腑功能状态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只能是脏腑功能相互影响关系的一部分。脏腑功能状态通过脏腑合成、代谢物质相互影响可能更重要。
针灸的补母泻子
补母:针灸时,通过刺激母脏腑相关穴位的浅层,兴奋C轴突(Aδ轴突),在节前或脊髓水平和母脏腑的C轴突(Aδ轴突)发生会聚,使得母脏腑的C轴突(Aδ轴突)在初级传入水平兴奋性增加,并且在脊髓水平会聚以后,向着中枢传入电信号信息的兴奋也增加。再通过脏腑-脏腑会聚,由于母脏腑的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信息的增强,就会使得己脏腑的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信息也间接的增强,达到纠正由于母虚使己脏腑功能状态降低的目的。
泻子:针灸时通过刺激子脏腑相关穴位的深层,兴奋Aα、Aβ轴突,和子脏腑的传入Aβ轴突在节前会聚,会增加子脏腑传入Aβ轴突的兴奋性。在脊髓水平,躯体传入Aα、Aβ轴突和子脏腑传入的Aβ轴突都会抑制子脏腑的传入C轴突(Aδ轴突)向中枢的传入电信号信息。再通过脏腑-脏腑会聚,由于过强的子脏腑传入C轴突(Aδ轴突)传入电信号信息的被减弱,就会使己脏腑传入C轴突(Aδ轴突)电信号信息受子脏腑影响增强的部分也减弱,从而恢复己脏腑的正常功能状态。
总结上述脏腑功能状态相互影响的规律,己脏腑的功能状态失调(虚实)是受母脏腑或子脏腑的病理变化而产生的功能状态过强或功能状态过弱的影响而产生的。针对母脏腑或子脏腑的针灸补泻治疗,就可以达到调节己脏腑功能状态的目的(或不实不虚,以经取之)。
其实,针灸只是调节了脏腑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强弱变化,间接的调节了脏腑的功能状态。实际上针灸防治疾病存在着两大缺陷。
1、针灸不能直接去除引起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兴奋性过强或过弱的产生原因。
2、针灸不能直接影响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摄取逆行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以及可以被摄取的其它相关物质。
而这些可能是决定脏腑感觉传入信息性质和强弱变化,决定脏腑功能状态的重要原因。
这也就是内经以后的医家大力发展药物治疗的直接原因。希望通过药物治疗,直接去除引起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兴奋性过强或过弱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药物治疗,直接影响脏腑感觉传入神经末梢摄取相关物质的性质和数量,从而达到调节脏腑感觉传入电信号信息的性质和强弱变化、达到调节脏腑功能状态的目的。
六、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之所以百年困惑,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医以经络学说为核心内容构建的理论基础,从现代医学看,是建立在人体的感觉传入神经系统之上的。而现代医学对于感觉传入神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内脏感觉传入神经系统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几乎依然接近于空白。这说明现代医学尚未涉足中医赖以构建理论基础的科学领域,这也就是现代医学淹没了世界上所有的传统医学,而唯有中医尚自存在的原因。然而存在自有存在的烦恼,其失去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动力,中医依然是传统的中医。
本文从一个假设解释了经络现象,又从针灸刺激穴位不同的神经末梢讨论了针灸的虚实补泻,进而讨论了脏腑的虚实和脏腑功能状态的相互影响。从而对于中医针灸经络学说产生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虽然很肤浅)。

鑫诚器械核心产品:

针灸针 http://www.zhenjiuchina.com/

小针刀 http://www.zhenjiuchina.com/zhenjiuzhen-ParentList-822056/

套管针 http://www.zhenjiuchina.com/zhenjiuzhen-Down-72797/

艾条 http://www.zhenjiuchina.com/zhenjiuzhen-ParentList-818608/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