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天胜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13/8/30 9:51:41国产的TJ270-30A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是用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试样,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相同就会产生共振,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把分子吸收的红外线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便能得到全面反映试样成份特征的光谱,从而推测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这仪器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化工领域均有广泛的使用,只能对红外分光光度计在药物分析当中的应用,做一粗糙归纳,与诸君共享。
一 在标准方法上的应用。
基本上一个方法在国家标准上得以应用,就说明是一个比较成熟稳定的方法,适合全国各种实验室使用,经得起重复。咱就先说红外分光光度计在《中国药典》上的应用。
由于红外光谱特征性较强,用于物质鉴定较紫外光谱更可靠,特别是用于化学结构比较复杂的药品活化学结构相互之间差异小的药品的鉴别,那是远胜于用其他常规理化鉴别方法。《中国药典》1977年版开始应用红外光谱鉴别药品,不过早期用的是色散型红外分光光度计,然后逐渐被傅立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所取代了。
不要以为红外只能做鉴别,当然,目前在《中国药典》里主要是做鉴别,但也偶尔用来进行杂质检查。实际上红外也能做含测,这点我们留到下章再讲。
随着红外分光光度计的逐渐普及,《中国药典》里采用该仪器做鉴别的品种也逐年增多,而且从仅用来鉴别原料药发展到开始鉴别制剂。早期一个原料药的鉴别项目,是非常多的,有的品种甚至达到十几个鉴别项目,要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鉴别基团,还要上紫外观察zui大zui小吸收,甚至再弄个薄层色谱。但是有了红外分光光度计后,妥了,一个红外图谱扫描下来,是就是,不是也很清楚。据说这个思路也是跟老外学的,向USP靠拢,人家美国药典中的鉴别项目,就是用红外来确证的。
《中国药典》红外光谱测定法中试样的制备方式。气体、液体和固体样品均可用红外分光光度法发进行分析。(测定气体还没见过,也是好奇的很哪),常用方法有以下4种:
1、压片法 通常为KBr(溴化钾)压片,少数品种采用KCl(氯化钾)压片,样品与KBr的量的比例一般为1:100,样品用量及片子的厚度,以能得到基线80%以上透光率,zui大吸收峰约在20%透光率的红外图谱为好。
2、糊法 常用糊剂为石蜡油,将样品研细,与糊剂混合成糊状,夹在两窗片之间进行测试。
3、薄膜法 薄膜的制备可将样品直接放在盐窗上加热,熔融后涂成薄膜,或将样品溶于挥发性溶剂中,滴于盐窗上,待溶剂挥发后即得薄膜。
4、将样品溶于适宜的溶剂,制成1%~10%浓度的溶液,置于0.1~0.5mm厚度的液体池中录制光谱。所用溶剂应具备以下条件:对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溶剂在较大波长范围内无吸收;不腐蚀液体池的窗片;与溶质不发生化学反应等。常用的溶剂有二硫化碳、氯仿和环己烷等。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绝大部分都是用压片法,也就是将固体的药物研细,与溴化钾粉末混合后压片,放入样品池中扫描图谱。有一些为油状的药物,则是沾少许涂抹于压好的溴化钾片上,放入样品池中扫描图谱。
《中国药典》中的红外鉴别,多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即将样品测得图谱与《药品红外光谱集》里的图谱相对照,相同则为同一物质,不同则为不同物质。也有少部分样品采用与对照品图谱对照,即将样品测得图谱与对照品同法处理测得的图谱相比较,此法多见于新药标准中采用(
《中国药典》zui早应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是用来鉴别甾体激素类药物。因为甾体激素类药物分子中大多具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他们的紫外吸收光谱非常相似,用紫外光铺法很难鉴别,其他理化鉴别方法如熔点、选广度和显色反应同样缺乏专属性,而它们的红外光谱却有明显区别。比如那个醋酸泼尼松,醋酸地塞米松,全都是“松”,你单单用紫外和理化鉴别,很难区分。
由于分离提取这些前处理技术的局限,起初红外分光光度计很少用于药物制剂的鉴别,因为鉴别制剂首先需要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要避免辅料的干扰和晶型的改变,不象鉴别原料药基本上都是拿来就用不需处理的。比如在《中国药典》就只碰到过甲睾酮片这一个制剂,是用红外鉴别的。
但是在研究领域,则有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鉴别药物制剂,也发表了许多论文。其实只要前处理方法能重复而且不改变主料成分的性质,用红外鉴别原料和鉴别制剂的仪器操作是*一样的。比如对主药规格较大的片剂,象甲硝唑片啦、对乙酰氨基酚片啦,采取提取分离和重结晶得到纯品,然后进行红外鉴别。这些个片剂价格便宜量又足,一片药片中主药成分往往占70%以上,真是很好提取的对象呢。迪迪稍微检索了下,发现不但片剂、胶囊剂有红外鉴别的论文,连注射剂都有了。
英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早就采用红外鉴别各种不同剂型的制剂了,因此顺应形势紧跟潮流,《中国药典》2010年版也增加了若干个红外鉴别制剂的品种,当然,新版药典也增加了红外鉴别原料药的品种了。
迪迪个人估计,这个进步在某方面,也得多谢那些高科技造假者,因为他们针对标准而发明创造出各种各样的造假掺假方法,使得标准也不得不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与时俱进地采用更能准确鉴别的鉴定方法,而红外分光光度计,在鉴别这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啊。
红外光谱不仅可以提供化合物的类型、官能团以及结构异构等信息,还能反映出化学键的键长和键角等结构的诧异。当某些药品具有不同的晶型结构时,它们的键长和键角等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其红外光谱中的某些特征频率、峰形和峰强出现显著差异。因此采用红外光谱法检查药品中低效(或无效)晶型,方法鉴别又可靠。《中国药典》中甲苯咪唑中A晶型的检查,就是一例。甲苯咪唑中A晶型是无效晶型,C晶型为有效晶型,这两种晶型在不同的波数处有zui大吸收。采用石蜡糊制法,分别测定供试品与含有10%A晶型的甲苯咪唑对照品的红外图谱,通过计算相应峰位的吸收度比值进行判断。
用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含量,目前《中国药典》还没有收载,在美国药典(USP)中有收载,可惜迪迪功力不够,没能看到是怎么个含测法,望有识之士加以补充啊。迪迪查到有论文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含量的,也有直接测定光谱,处理后进行含测的。
二、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这里讲的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即是在研究领域上的,这些方法也许目前还未得到普及和推广,但已逐步显示出它们的实用价值。
比如有研究者运用Matlab小波变换的处理技术对红外光谱进行滤噪与平滑,获得光滑的谱图,建立了红外光谱对药物含水量非线性定量模型。这是用红外来测定含水量的,请注意,不是近红外测水分哦,是红外测水分。不过迪迪对此有点点怀疑,这个这个样品在压片过程中,尤其是在红外灯照射下,自身的水分会不会有所减少啊?
也有研究者用红外进行样品纯度的检测,通过比较不同纯度的样品建立一些数学模型,从而达到测量样品纯度的目的。
还有研究者用红外测定中药制剂掺杂化学成分,利用红外光谱矢量的特征,不经化学提取分离,直接进行中药掺假判别。它利用已知化学药物的红外光谱和待测样品的红外光谱,通过计算机分析给出特征值,直接得到样品中化学药物的含量。如用此方法测定壮阳类药物中参入西地那非。
zui后,也是应用zui广泛的药物研究领域,就是红外分光光度计在中药材真伪鉴别上了,这方面的研究和实用价值颇大,比如用红外鉴别药材产地啊,药材的真伪,药材的不同采摘期啊。有相当多的研究,都是采用先提取中药中的某成分,或者采用某种提取方法提取出某混合物,然后进行红外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