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浅析On-Cell、In-Cell、OGS三种液晶触摸显示屏

东莞市昊昕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2014/11/26 20:39:30

浅析On-Cell、In-Cell、OGS三种液晶触摸显示屏

关于电容式液晶触摸屏概念的炒作,从之前的IPS、AMOLED、SLCD的面板之争,到现在各触控面板厂商竭力推崇OGS,各显示面板厂商竭力推崇In-cell或n-cell。

要清晰了解On-Cell、In-Cell、OGS这三种屏幕,就得先弄清楚屏幕的基本结构。

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基本结构从上到下分为三层:玻璃盖板、电容式触控层、显示面板。

电容式触控层由ITO触控膜层和ITO基板组成。显示面板从上到下分别是上基板、液晶层、下基板。早期的框贴技术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之间会形成一层空气,显示效果不太理想,如果采用全贴合技术去除这层空气,屏幕反光会大大减少,点亮屏幕时就显得更为通透,熄屏时更加黑沉,没有灰白的观感。

传统的G/G、GFF屏幕,都是标准的盖板玻璃+触控层+显示面板层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触控层。G/G屏幕的触控层是由1层ITO基板+1层ITO触控薄膜组成,GFF屏幕的触控层则有2层ITO基板+2层ITO触控薄膜(ITO:X和ITO:Y)。显然,G/G屏幕更薄一些。

今天各触控面板厂商标榜的OGS屏幕和显示面板厂商标榜的InCell/OnCell屏幕,之所以被这两大厂商阵营大力推崇,就是因为它们都是玻璃盖板+显示面板层的结构,少了一层触控玻璃层,因而相对轻薄。

触控层所处位置是区分InCell/OnCell屏幕和OGS屏幕的关键。InCell/OnCell屏幕是将触控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了一起,OGS屏幕是将玻璃盖板和触控层整合在了一起。为了争夺产业话语权,触控面板厂商力推OGS,而显示面板厂商如苹果、LG、三星、夏普等则力推In-Cell/On-Cell。

InCell和OnCell都是将触摸层和显示面板整合在一起,那么ITO薄膜嵌入显示面板的位置就是区分InCell和OnCell关键。OnCell是将ITO触控膜层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上,其代表厂商是三星和LG等。In-Cell是将ITO触控膜层放在了显示面板的上基板之下,并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其代表厂商是苹果公司。

In-Cell、On-Cell、OGS这三者的结构不同,使得屏幕的轻薄程度、显示效果、制造成本、良品率等都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屏幕的通透程度和视觉效果方面,OGS,In-Cell和On-Cell次之。所以,无论是采用In-Cell的苹果阵营,还是采用In-Cell的三星阵营,单纯的屏幕通透度和视觉效果其实还不如一些采用了OGS屏幕的国产手机。

2、轻薄程度方面,In-Cellzui轻zui薄,这也是iPhone使用了金属机身,还能做到*轻薄的原因之一。OGS则次之,On-Cell比前两者稍差。

3、屏幕抗冲击和抗摔强度方面,On-Cell,OGS次之,In-Cellzui差。需要指出的是,OGS则由于将盖板玻璃与触控层整合在一起,加工过程削弱了玻璃的强度,屏幕也较脆弱。至于苹果的In-Cell屏幕为何抗冲击能力zui差,可能跟其追求*轻薄有关,微软诺基亚的Lumia系列同样是In-Cell屏幕,但它有很好的辅助设计来增强屏幕的抗冲击和抗摔能力。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In-Cell将触控层与液晶层融合在一起,一旦触摸屏出了问题,必须连同显示面板一起更换,成本不菲。

4、触控效果方面,OGS的触控灵敏度,On-Cell次之,In-Cell较差。但高灵敏度有时也不是什么好事,OGS工艺没把握到*的话,超高的灵敏度很容易发生“跳屏”的现象,细微的灰尘、汗液、水汽都能引发触控屏的“误操作”。另外,由于In-Cell屏幕直接将触控层和液晶层融合在一起,感测杂讯较大,需要有专门的触控芯片进行过滤和校正处理,而OGS屏幕和On-Cell屏幕对于触控芯片的依赖则没那么高。

5、技术要求方面,In-Cell/On-Cell都比OGS要复杂,生产控制上,难度也更高,制造成本也更高。

6、良品率方面,起初In-Cell屏幕的良品率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iPhone5的供货量,但随着相关厂商不断加大投入,目前技术已非常成熟,工艺已非常,In-Cell屏幕的良品率已与On-Cell屏幕和OGS处于同一水平,良品率已大大提高。

 

 

相关产品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