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荣程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16/5/18 11:26:06
[导读] 他指着一台仪器向我们介绍道:“这台分析仪器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测量,比如汞,我可以打包票的说,是世界*!”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台仪器的名字叫做“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
地球化学必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
5月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尺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地科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下称“物化探所”)举行。这也意味着,包括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托中国地科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在广西桂林建立的岩溶研究中心在内,国土资源部已成为我国*拥有2家教科文组织二类中心的部委。
“这既是教科文组织对中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信任与支持,也是中国对地学发展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在成立大会上如是说。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弗莱维娅·施莱格尔签署相关协定
硬实力+软实力 保障机构落户中国
其实,“保障这一机构落户我国”的提议由来已久。
早在2009年10月,在河北廊坊召开的地球化学填图会议上,谢学锦院士、王学求博士、Smith博士等多位人士联合提出了依托物化探所建立中心的建议,并得到了与会各国专家的积极响应。
2010年2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物化探所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建立中心的申请建议。2010年11月,教科文组织派遣考察团开展了可行性评估,并在2013年6月的教科文组织第191次执行局会议上通过了评估报告。2013年11月,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正式批准在中国廊坊建立尺度地球化学研究中心申请。
经过多年的努力,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心建立。
“中心之所以可以顺利落户中国,是教科文组织和地质科学联合会对中国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取得的成绩的认同,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建立了一支*的队伍,拥有*水平的实验室,这是我们的硬实力,直接从事分析测试的3700余人的庞大队伍,这是我们的软实力。这样的‘软’‘硬’结合,是其他任何一个竞争国家都*的。”中心副主任王学求研究员向记者说道。
多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地球科学计划合作研究。截至2015年底,地球科学计划项目共实施355项,其中我国参与135项,占38%。2015年22个在研的地球科学计划项目中,我国科学家参与10项,排名居各会员国*。
顺利落户更是离不开我国在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总体科研创新能力居水平这一要素。经过长期的反复实践与不断探索,我国共取得4项原创性成果。
一是取得地球化学调查理论和方法原始性创新,指导了地质找矿突破;二是研发了76种元素的高精度实验测试技术,形成了由专业研究机构,辐射30个省级地质实验室的全国性地球化学样品分析和质量控制网络,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地球化学元素测试指标zui多的国家;三是研制了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矿石、生物等系列共234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占世界50%以上,为全国乃至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的一致性和可对比性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研发了世界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化学属性的“地球化学”数据管理软件和平台,实现大数据管理、展示和查询。
这一切,使得研究中心在我国建立似乎是水到渠成的。正如姜大明部长所言:“科技创新在中国发展全局处于核心地位,实施一批大科学计划工程,积极参与大型科技合作,是我国科技界面向世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跟随到超越 重点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是地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方面具有*的作用,目前已成为地球科学的支柱学科。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姜大明部长一再强调着地球化学在解决能源资源上的作用,中心的成立,将加强地球化学家的合作交流,系统测量五大圈层化学元素的含量,绘制地球化学基因图谱,构建地球化学基准值,可以为资源评价、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系统持续的科学数据和解决方案,有效服务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离不开地球化学从业人员坚持不懈的实践和努力。近40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地球化学调查计划,使我国地球化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居于地位。如在找矿突破和水土资源管理方面,我国实施了世界上持续时间zui长、覆盖面积zui大、调查技术zui系统的地球化学调查计划,初步摸清了岩石、土壤和地下水中化学元素分布状况,为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了重要依据,有效服务了我国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
在采访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主任张勤研究员的时候,我们也能反复听到这样一个词——*!从他的话语中,能感受到作为一个地球化学从业者的骄傲和自豪。他指着一台仪器向我们介绍道:“这台分析仪器我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对一些重金属元素的测量,比如汞,我可以打包票的说,是世界*!”后来我们了解到,这台仪器的名字叫做“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研究团队的核心就是张锦茂和张勤研究员,前者是张勤入职物化探所以后的老师。
可以说,这台仪器的研发过程就是张勤研究员甚至是整个中国从事地球化学分析测试人员的心路历程——由学习、跟随*经验,发展到超越和,成为世界*。而这,也正是我国地球化学工作的超越之路。
世界合作 推进“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
中心成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我国世界地球化学科学大计划的工作才刚刚拉开帷幕,在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以*的标准来建设,实施好6年发展规划,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是首要任务。”姜大明部长在中心成立仪式上强调。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将在未来6年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建立地球化学基准网,开展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监测。建立覆盖地球化学基准网,未来6年将覆盖陆地面积25%左右,服务资源总量估算、人类未来资源评价、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放射性基准与放射性注入量监测为环境安全提供决策依据,开展碳循环与变化测定,为自然界碳循环和变化提供基础数据。
——开展“一带一路”地球化学填(编)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围绕实施国家建设需求,依托合作平台,利用中国的地球化学填图技术,采集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地球化学数据,为资源评价和环境变化提供科学数据,为资源布局和富余产能转移提供决策依据。未来6年重点在中蒙俄哈、中伊土、中南半岛三个经济走廊区域实施地球化学填图。
——开展编制地球化学一张图与化学地球平台建设,向社会提供服务。系统收集已经完成的地球化学填图数据,建立数字地球的“化学地球”平台,编制地球化学一张图。通过互联网向政府决策、科学研究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
——积极准备“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化学元素是地球的zui小组成单元,被称为地球的基因。“化学地球”是绘制地球化学元素图谱,将元素周期表上所有化学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绘制在地球上,为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中国在地球化学领域取得的成就,使得集研究、填图、勘查、工程一体化的大科学计划——“化学地球”成为可能。“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主要包括:建立覆盖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建立地球关键带地球化学观测网,主要50种成矿元素分布与资源总量评价,重金属、放射性和碳元素基准值与环境评价,重大地质事件的地球化学响应,“一带一路”主要经济走廊地球化学填图,建立基于因特网的“化学地球”平台,提供地球化学大数据和知识公共服务。
覆盖的地球化学基准网已经以我国河北廊坊为中心,向世界发出了信号。我国地学界也会以此为契机,务实合作,不断探索,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开辟地球化学发展新境界,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建和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