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中国人为什么越来越容易得癌症?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16/6/18 11:40:01

 

对于“癌症村”的说法,代敏显得格外谨慎。“我们一般比较回避。从现有数据看,癌症发病率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数据比较缺乏”,她给出的理由是,这需要大量数据支持,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想得到这种观点性结论,需要样本相当大,“所以我不敢妄议其中关联度有多大,但是又不能否认,因为危险因素上来讲,是有机制存在的。”

而大量前瞻性研究之所以难以开展,则由于环保部和卫生部一直没有建立起合作机制。

“据我们了解,这些数据的监测环保部都比较少,他们下属的一些部门数据又不一定都开放。他们有环保数据,我们有疾病数据,但这两个部门的合作机制在中国几乎是不存在的,”有相关人员对本刊指出,“我们只是看到在一个地方,病例聚集性出现了。但是否和环境污染有关系,这个不清楚。”

至于人们普遍关心的雾霾和癌症之间的关系,代敏明确认为,至少目前的肿瘤高发和雾霾无关,“肿瘤不是三五年长成的,尤其是肺癌,怎么也需要十年二十年。而北京的空气雾霾大概是从2008年以后才比较严重的,如果之后的五到十年,发病率一下子上去了,这个肯定和雾霾有关。”

死亡率有望降低?

肺癌筛查在美国帮助其降低了20%的死亡率。代敏曾经想过,美国的机制是否可以在中国复制,但她很快发现根本没这个可能。

另一个摆在中国肿瘤研究人员眼前的难题是,癌症在中国的高死亡率。

2015年,全国癌症死亡病例数为281.4万例,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这其中有癌种的关系。在欧美国家,高发的癌症除肺癌外,还有甲状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等,原本预后生存会比较好。而在中国,按照发病率排名,男性前五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预后情况很不乐观。

此外,代敏看来,是在原本严峻的情况下,没有做到早期发现和诊断。

“老百姓首先没这个意识,不认为肿瘤可以早发现。二是认为自己和肿瘤没关系,觉得是盲目宣传,提起来还挺晦气。三是缺乏整体机制,付费机制没有,服务机制也没有。所以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据代敏透露,在医科院肿瘤医院例年体检中,总能发现肿瘤病例,但因为发现及时,预后都比较好。

代敏在采访中提到她在美国的经历。美国的全科大夫会定期提醒你去做肿瘤筛查。因为一旦到了晚期,医保公司是要付费的。保险公司不允许你不做,政府也不允许。这样的筛查通常由专业医生来做,并且可以理所应当地向老板请假一天。

事实证明,早期筛查是有效果的。肺癌筛查在美国帮助其降低了20%的死亡率。在中国,食管和胃的筛查,同样可以降低30%—40%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代敏曾经想过,美国的机制是否可以在中国复制,但她很快发现根本没这个可能。

“它所有的调控都是保险公司调控。刚才说的筛查,全是医保在支撑。你去不去参加筛查是全科大夫或者妇科大夫的服务内容,这对医务人员来讲,是他们工作量和信誉的评估。医务人员不会去开额外的单子,因为这部分由保险公司来评估。保险公司参照的是每年都要出的国家规范化诊疗指南。符合指南的能报销,不符合的不能报。而哪个大夫开的单子有问题,又要影响他的信誉。”代敏解释道,中国的医保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支持如此复杂的工作。

不过,除了以上看似悲观的情况外,也有让人稍为宽慰的趋势。

“我们预测,随着老百姓健康意识的提高,政府开始推的一些筛查项目,以及医学发展和对医务人员不断培训,未来癌症发病率继续升高的同时,死亡率会减少”,代敏说,这又会衍生出另一个问题——这部分人活着,但丧失了劳动能力。

这一可预见的未来让人想起电影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Bunuel)的话,“更可怕的死亡是那种依赖于现代医学苦苦维持的生命,那种结束的慢慢的苟延残喘。以希波克拉底的名义,医生们创造了一种对于人类来说zui为精致优雅的折磨:存活”。

生存还是毁灭

正版药吃不起,就吃印版药。连印版药也吃不起,只能选择原料药。还有一些什么药都吃不起的人,四处找偏方,蟾蜍、蜈蚣,什么都吃,也因此发生过中毒现象。

生存还是毁灭,也成了摆在许多癌症晚期患者面前的选择题。

“你们知道吗?,父母每天抱着我让我为他们坚持,其实我也是怕死的,只是觉得疼痛和现在活得太不像个人了”,一个近500人的癌友群里,新入群的小贝连发了几段话。

小贝还不到30岁,浙江人。2013年3月底,因一场意外的小车祸去拍腿部X光片。拍片时,她撒娇卖萌地求拍片大夫顺便拍下肺。结果出来后,她被要求复查,小贝没当回事。4月1日,她一个人跑去做了CT,抽了血,这才得知命运和她开了一个大大的愚人节“玩笑”。

“医生和我父母说已经是晚期,做不了手术,可能只有半年时间”,小贝说,进一步检查发现是中期,而且是个很奇怪的类型,肠型腺癌。所有传统治疗无效。小贝的父母给她用尽了所有医生说的的药,由于是进口药,全部自费。原本退休的母亲又重新工作*。

该癌友群群主“温柔姐”向本刊记者解释,在这个群体中,有钱人的选择更多。比如去国外就医或参加国外临床,用上国内没有上市的药。而普通家庭在病情的瓶颈期,可选择范围就比较小,风险也会更大。正版药吃不起,就吃印版药(印度仿制药)。有些患者连印版药也吃不起,只能选择原料药,这就有遇到假药的风险。还有一些什么药都吃不起的人,四处找偏方,蟾蜍、蜈蚣,什么都吃,也因此发生过中毒现象。“所以我们只能提醒自己,不要病急乱投医,要冷静再冷静。但有时即使提醒了,可能也没用,因为一些忽悠想活命的人了,”“温柔姐”说,魏则西事情曝光前一天,群里还有人在问他所做的这种疗法,因为挂牌的都是*医院,“其实大家都挺感谢魏则西,如果不是他的事件曝光,可能还有更多病友前赴后继做这样的事。”

尽管已经花掉了几百万,欠了一屁股债,小贝的病还是很快转移到了脑部、支气管和卵巢。而今,家里打算卖掉*的房子,到香港给她买目前的免疫治疗药,一支3-4万。

癌友群里也不乏一些让人振奋的案例,有人患淋巴癌十年,脑部做了7次伽马刀手术,依然很好地活着;亦有人在身患癌症的同时爬山、骑行、跑马拉松,用各自的方式坚持着。“我们的初衷是什么?是活啊!是活下去啊!”群主“温柔姐”疾呼。她说自己建群的目的,是要结伴同行,让彼此资源共享,彼此慰藉及分析现状,而不是要让对方成为自己,按照自己的路去走,“选择怎样的路,则交给对方。各人自己的命自己用手心拽着”。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