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商品种猪带毒应引起elisa技术新重视

上海众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0/10/27 20:28:25

        后备种猪有隐性感染或带毒现象,因种猪流通和交易造成猪瘟病毒的传播,已经成为其他猪场和新建猪场猪瘟的主要传染来源”。4月23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和河南普莱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主办的2010年中国猪瘟防控高层论坛在河南洛阳市举行。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授杨汉春认为,当前,由于缺乏真正方便、快速、特异的检测手段,商品种猪是否带猪瘟病毒?生猪进入流通之前是否进行过猪瘟病毒带毒的检疫?

  猪瘟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间接血凝试验、(IFT)、(ELISA)、(RT-PCR)、病毒分离等,其中前两种方法价格便宜(3元/头份左右),但准确度特别低,而ELISA(约30元/头份左右)、RT-PCR(100元/头份左右)准确度较高,但成本也高,而且不能区分野毒还是疫苗毒感染。

  “猪瘟虽不是常发病,但仍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大病”,杨汉春介绍,由于猪场过分关注其他病(如蓝耳病、口蹄疫、圆环病等),而对猪瘟防控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我国,猪瘟呈散发,免疫猪场以非典型猪瘟为主,同时因猪瘟疫苗质量,免疫程序等问题,造成免疫失败,猪场暴发猪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专家认为,猪场应把猪瘟的防控放在*位,建立猪场个性化的、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实施疫苗免疫效果的监测。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建立专门从事猪瘟疫苗生产的企业,淘汰一些生产水平低下的生产企业。完善疫苗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强疫苗质量的监控,确保猪瘟疫苗的质量!!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