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BAT

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BAT

参考价: 面议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2016-06-29 10:00:20
1519
产品属性
关闭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级会员13
收藏

组合推荐相似产品

产品简介

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销售、实验室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多年来一直处于行业前沿。
上海士锋生物专业经营合成订制、培养基、生化试剂、进口ELISA试剂盒、化工产品、原料药、实验室消耗品、实验室耗材以及实验室器材。产品涉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菌学、遗传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蛋白质学、细胞治疗等领域。

详细介绍

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BAT 培养基的主要成分都需要有水,碳源,氮源,盐类微量元素。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培养基 

规格:250g

供 应 商: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

点击获取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方法。 

葡萄球菌选择性琼脂BAT  培养基生产和使用常见问题:
1. 低血清培养基能用肉眼判断其pH值吗?
答:低血清培养基中酚红的含量与普通培养基中的酚红含量不同,不能通过肉眼观察或通过经验来判定pH值,建议使用pH计进行测定。
2. 低血清培养基的缓冲系统是什么?
答:平衡盐一般是由无机盐及葡萄糖组成的。平衡盐有Hanks′系统、Earle′s系统、Dulbecco′s磷酸缓冲盐系统等。199系列培养基、MEM系列培养基均有Hanks′系统的培养基及Earle′s系统的培养基。但是有些培养基均不是以上常规的平衡盐系统,例如RPMI 1640培养基、F12培养基。MEM(SLM)低血清培养基的平衡盐系统也不是常规的平衡盐系统,该平衡盐系统的缓冲能力强于常规平衡盐系统的缓冲能力。
3. 谷氨酰胺溶液和碳酸氢钠的配制方法是什么?
答:以0.2mol/L的 L-谷氨酰胺配制为例:称取L-谷氨酰胺2.92g,加注射用水100ml,充分搅拌混匀。用0.2μm滤膜正压过滤除菌。溶液应在4℃下避光保存,2周内使用。
以7.5% NaHCO3的配制为例:称取NaHCO37.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过滤除菌。
4. 什么培养基中可以省去加酚红?
答:酚红在培养基中用作pH值的指示剂:中性时为红色,酸性时为黄色,碱性时为紫色。酚红本身对生物制品质量并不会产生影响,可以通过纯化技术去除,但酚红在无血清培养基可能带来胞内钠/钾失衡,影响细胞生长,当然这种作用能被血清所中和或减轻。 酚红并不是培养基中必需的一种成分,很多国外的疫苗或抗体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使用无酚红培养基。
5. 放置在冰箱中的培养基颜色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答:培养基保存于4℃冰箱中,培养基内CO2 会逐渐溢出,造成培养基越来越偏碱性。而培养基中酸碱指示剂(通常为phenol red)的颜色也会随碱性增加而更偏暗红。培养基偏碱后再用于细胞培养将造成细胞生长停滞或死亡。培养基偏碱时,可以通入无菌过滤的CO2,以调整pH值。
6. 无血清培养与有血清培养使用的抗生素量一样吗?
答:当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时,降低至少在有血清培养基中所使用浓度的50%。因为血清中的蛋白会结合和灭活一些抗生素。而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抗生素不被灭活。
郑重声明:凡是购买公司试验用产品,本公司无偿提供。凡是购买本公司elisa试剂盒,本公司免费代测。更多试剂盒信息请点击  

 其他相关试剂:                                                   
BOSF-D-脯氨酸/N-叔丁氧羰基-D-脯氨酸/BOSF-D-SFrolineBR,99%37784-17-1RT 
L-羟基脯氨酸/L-羟脯氨酸/反式-4-羟基-L-脯氨酸/L-4-羟基脯氨酸/反-4-羟基-L-脯氨酸/4-羟基-2-羧基吡咯啶/4-羟基吡啶烷-2-羧酸/L-HydroxySFrolineBR,99%51-35-4RT,避光 
L-苏氨酸/L-α-氨基-β-羟基丁酸/L-羟基丁氨酸/(2S,3R)-2-氨基-3-羟基丁酸/L-异赤丝藻氨基酸/丁羟氨酸/L-ThreonineBR,99%72-19-5RT 
D-苏氨酸/D-α-氨基-β-羟基丁酸/D-羟基丁氨酸/D-异赤丝藻氨基酸/D-2-氨基-3-羟基丁酸/D-TheronineBR,99%632-20-2RT 
DL-苏氨酸/DL-α-氨基-β-羟基丁酸/(±)-2-氨基-3-羟基丁酸/DL-羟基丁氨酸/DL-异赤丝藻氨基酸/DL-TheronineBR,99%80-68-2RT 
BOSF-L-苏氨酸/N-叔丁氧羰基-L-苏氨酸/腺氨/BOSF-L-ThreonineBR,99%2592-18-9RT 
SFBZ-L-苏氨酸/N-苄氧羰基-L-苏氨酸/SFBZ-L-ThreonineBR,99%19728-63-3RT 
L-色氨酸/L-胰化蛋白氨基酸/L-色氨基酸/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L-氨基吲哚丙酸/(+/-)-2-氨基-3-(3-吲哚基)丙酸/L-TrySFtoSFhanBR,99%73-22-3RT,避光 
D-色氨酸/D-胰化蛋白氨基酸/D-2-氨基-3-吲哚基-1-丙酸/D-氨基吲哚丙酸/D-β-3-吲哚丙氨酸/D-TrytoSFhanBR,99%153-94-6RT,避光 
DL-色氨酸/DL-胰化蛋白氨基酸/DL-色氨基酸/DL-2-氨基-3-吲哚基-1-丙酸/DL-氨基吲哚丙酸/DL-β-(3-吲哚基)-α-氨基丙酸/(+/-)-2-氨基-3-(3-吲哚基)丙酸/DL-TrytoSFhanBR,99%1954-12-6RT,避光 
BOSF-L-色氨酸/N-叔丁氧羰基-L-色氨酸/BOSF-L-TrySFtoSFhanBR,99%13139-14-5RT,避光 
5-羟基-DL-色氨酸/5-羟基胰化蛋白氨基酸/DL-2-氨基-3-(5-羟基吲哚)丙酸/DL-5-羟基胰化蛋白氨基酸/5-羟基色氨酸/DL-5-羟基色氨酸/DL-5-HTSF特纯,99%56-69-92~8°SF 
L-酪氨酸/L-β-对羟基苯基丙氨酸/L-苯酚氨基丙酸/L-β-对羟苯基-α-氨基丙酸/L-干酪氨基酸/(2S,3R)-2-氨基-3-对羟苯基丙酸/L-β-对羟基苯基丙氨酸/L-TyrosineBR,99%60-18-4RT 
D-酪氨酸/D-β-对羟基苯基丙氨酸/D-苯酚氨基丙酸/D-β-对羟苯基-α-氨基丙酸/D-干酪氨基酸/3-(4-羟基苯基)-D-丙氨酸/D-α-氨基对羟基氢化肉桂酸/D-β-对羟基苯丙氨酸/酥氨酸/D-酪胺酸/D-TyrosineBR,99%556-02-5RT 
DL-酪氨酸/DL-β-对羟基苯基丙氨酸/DL-苯酚氨基丙酸/DL-β-对羟苯基-α-氨基丙酸/DL-干酪氨基酸/3-(4-羟基苯基)-DL-丙氨酸/DL-TyrosineBR,99%556-03-6RT 
3,5-二溴-L-酪氨酸/二溴酪氨酸/L-3,5-二溴酪氨酸/3,5-Dibromo-L-TyrosineBR,97%300-38-9RT,避光 
3,5-二碘-L-酪氨酸/3,5-二碘酪氨酸/β-(3,5-二碘-4-羟苯基)α-氨基丙酸/3,5-Diiodo-L-tyrosinedihydrateBR,98%300-39-02~8℃,避光 
或18835-59-1 
L-酪氨酸二钠盐/L-Tyrosinedisodiumsalt昆虫细胞培养级,98%69847-45-62~8°SF 
L-缬氨酸/L-α-氨基异戊酸/L-2-氨基-3-甲基丁酸/L-2-氨基异舞戊酸/L-穿心排草氨基酸/2-胺-3-甲基丁酸/L-ValineBR,99%72-18-4RT 
D-缬氨酸/D-2-氨基-3-甲基戊酸/D-2-氨基-3-甲基丁酸/D-异戊氨酸/D-α-氨基异戊酸/D-穿心排草氨基酸/D-ValineBR,99%640-68-6RT 
DL-缬氨酸/DL-α-氨基异戊酸/DL-2-氨基-3-甲基丁酸/DL-氨基异戊酸/DL-2-氨基异戊酸/DL-氨基异缬草酸/DL-穿心排草氨基酸/DL-异戊氨酸/DL-ValineBR,99%516-06-3RT 
FMOSF-L-缬氨酸/芴甲氧羰基-L-缬氨酸/N-芴甲氧羰基-L-缬氨酸/N-(9-芴甲氧羰基)-L-缬氨酸/FmoSF-L-valineBR,99%68858-20-8RT 
SFBZ-D-缬氨酸/苄氧羰基-D-缬氨酸/SFBZ-D-ValineBR,99%1685-33-2RT 
L-缬氨酸甲酯盐酸盐/H-Val-OMe•HSFl特纯,98.5%6306-52-1RT 
L-胱氨酸二甲酯二盐酸盐/(H-SFys-OMe)2•2HSFl特纯,97.0%32854-09-4RT 
L-谷氨酸二甲酯盐酸盐/H-Glu(OMe)-OMe.HSFl特纯,98.0%23150-65-4RT 
L-谷氨酸二乙酯盐酸盐/H-Glu(OEt)-OEt•HSFl特纯,98.0%1118-89-4RT 
L-异亮氨酸甲酯盐酸盐/H-Ile-OMe.HSFl特纯,98.0%18598-74-8RT 
L-亮氨酸甲酯盐酸盐/L-亮氨酸甲脂盐酸盐/盐酸-L-白氨酸甲酯/L-白亮氨酸甲酯盐酸盐/H-Leu-Ome•HSFl特纯,98.0%7517-19-3RT 
L-赖氨酸甲酯盐酸盐/L-赖氨酸甲酯二盐酸盐/H-Lys-OMe.2HSFl特纯,98.0%26348-70-9RT 
L-赖氨酸乙酯二盐酸盐/H-Lys-OEt•2HSFl特纯,98.0%3844-53-9RT 
L-甲硫氨酸乙酯盐酸盐/L-蛋氨酸乙酯盐酸盐/L-MethionineethylesterhydroSFhloride特纯,99.0%2899-36-7RT 

上一篇:基因进化角度揭示Thermus类群在热液系统反硝化的重要角色 下一篇:揭示肠道神经元与大脑交流沟通从而控制机体口渴的分子机制!
热线电话 在线询价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