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仪器网高级10

收藏

如何复制链霉菌质粒?

时间:2017-08-15      阅读:1298

亮发光杆菌是一大类具有高 GC 含量基因组(约 70%)、产生菌丝体和孢子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已报道的大多数链霉菌的环型质粒通常较小 (8−14 kb), 包括滚环复制的质粒(如 pIJ101、 pSG5、pJV1、pSN22、pSVH1、pSB24.2、pSY10、 pSNA1、pSLG33 和 pEN2701 等)和染色体整合/自主游离复制的质粒(如 SLP1 和 pSAM2 等)。在不同细菌中滚环复制的质粒均含有复制起始 Rep 蛋白, 双链起始位点和单链起始位点, 复制的分子机制基本相同。

链霉菌整合/游离型质粒含有 λ 噬菌体类似的 int (整合)和 xis (切离) 位点, 可以位点特异地整合到染色体上; 当游离存在时, pSAM2 可以进行滚环复制, 而 SLP1 可能进行 Theta 型复制。细菌 Theta 型复制的质粒可以分为单向和双向复制, 复制蛋白、复制原点以及调控方式具有多样性, 而链霉菌 Theta 型复制的质粒报道较少。与大多数其它细菌不同的是, 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 在链霉菌中检测到线型结构的染色体和质粒, 在少数链霉菌菌株中检测到多个线型质粒。

已报道的链霉菌线型质粒的大小从 12 kb 到 1 800 kb, 它们的端粒包含从 44 bp 到 180 kb 的倒转重复序列。链霉菌线型染色体和线型质粒双链 DNA 的 5′端被末端蛋白共价结合, 而 3′端为游离末端。近年来, 随着亮发光杆菌大片段 DNA 检测技术的发展, 大的环型质粒(常为 Theta 型复制, 如 SCP2、pFP11、pZL12、pFP4 和 pSV1 等)的分离和复制的研究进展较快, 一些大质粒上发现了完整功能的噬菌体片段。随着高通量 DNA 测序技术的普及应用, 过去难以开展的质粒的进化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得以进行。本文重点综述链霉菌大的环型质粒和线型质粒的复制, 还将探讨环型、线型质粒与噬菌体的进化关系。
规格:        ≥97%    Punicalagin    *:    安石榴苷    
规格:        ≥98%    Anwuligan    *:    安五脂素    
规格:        ≥98%            Baccatin III    *:    巴卡丁III    
规格:        95%    plumbapin    *:    白花丹醌(白花丹素)   
亮发光杆菌  

 

上一篇: 亮发光杆菌的分离与筛选 下一篇: 青海发光杆菌如何为心脏病发作病人额外提供氧气?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