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mentar/德国 品牌
代理商厂商性质
苏州市所在地
Isoprime的起源可追溯到七十年代初。历经八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由原VG同位素公司到zui终形成的稳定同位素质谱专家——Isoprime公司,其生产线不断发展。在过去的35年里,持续不断的研发造就了一系列著名的产品——VG Sira、Prism、Optima IRMS。秉承世袭的优势,Isoprime同位素质谱代表了世界上zui*的同位素质谱仪及样品引入系统的组合。Isoprime是在元素分析领域具有超过一百一十年专业经验的的Elementar的全资子公司。
新的设计原理,*的Isoprime万用三杯接收器(UTC),设计的高性能法拉第杯,已证明其寿命可超过十年。可扩展一个IsoPrime*的的型的静电过率器(ESF),提供的连续流H2测定能力。
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技术优势:
一、质谱部分:
1、 100V超宽动态范围信号放大器,有利于高C:N, C:S =5000:1样品测定;
2. 同类设备*的氢同位素测定,zui小的H3+系数<8ppm/nA, 水样中D/H测定精度优于0.5‰;
3. 离子源底置分子涡轮泵、源内磁铁以及氧化钍保护灯丝,确保离子源长期在零交叉污染、高灵敏度、长寿命下连续工作,提高质谱耐用性;
4.可扩展多杯接收器,zui多可扩展至10杯,用于二元同位素特征表征(clumped Isotope);
5、快速质谱峰跳跃,可以胜任CHNS四元素同时测定;
6. 标配皮拉尼真空规和潘宁真空规,实时反馈系统真空状态,进行自动诊断以及安全锁定保护;
7、IonVantage质谱工作站软件,兼容可控全部外设,项目组管理模式,方法设定简便易行,支持脚本控制,增加第三方外设;
二、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元素分析仪部分
1、连续流模式下与Elementar的vario ISOTOPE cube元素分析仪联用,可以承受进样量高达1g,碳含量高达50mg的样品,从而使不均一样品的同位素质谱分析也可以得到的精度,而不仅仅是做纯化合物样品;
2、行业的C、N检测精度,13C<0.1‰、15N<0.15‰
3、一次进样实现CHNS的同位素比分析;
4、球阀进样设计,利用氦气吹扫功能,实现零空白进样(标准配置);
5、三吸附柱于动态吸附-解吸附CO2、N2、SO2、H2O,实现基线分离,均为单独流路设计,无交叉污染;
6、富氧模式燃烧时间zui长可达6分钟,是真正瞬间燃烧+*燃烧,确保即使是土壤等样品,也可以*燃烧;
7、燃烧炉十年保修;
8、系统免工具维护;
三、GC V气相燃烧接口
1、秉承历史悠久的燃烧技术,燃烧温度可达1450℃,燃烧管内无冷点;
2、C、N同位素比分析可以在同一燃烧-还原管上实现;
3、的燃烧管反吹技术,确保玻璃碳燃烧管的超长寿命、及分析的高精度;
4、零死体积连接件设计,确保有机物在转化为待测气体使无峰扩散、得到真正的单一化合物中CNHO的同位素比;
5、自动基线补偿功能,避免由于色谱柱流失带来的分析误差;
6、与zui成熟的色谱供应商Agilent合作,提供的色谱分离设备;
四、Multi-flow在线气体制备导入系统
1、功能灵活多样,适用于各种气体样品的导入;
2、可以在水平衡、碳酸盐、大气样品、可溶性无机碳等样品制备系统间自由切换;
3、中心切割技术,确保只有纯样品气进入质谱检测;
五、Trace gas痕量气体预浓缩系统
1、整套系统一体化设计、无需与单独气相或样品导入系统联用;
2、三冷阱设计,用与痕量气体浓缩及去除杂质;
六、双路进样系统
1、的微量冷指进样技术,样品消耗量更小,精度更高;
2、适用于标准气标定、离线制备气体样品测定、与自动样品处理装置联用;
3、自动系统检漏;
4、样品量有自动压力感应装置控制,软件自动优化;
5、超低死体积阀组设计,确保即使是在进行SO2同位素比测定时仍无记忆效应。
采购单位名称 | 采购时间 | 采购台数 |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2010-09-03 | 1 |
华中农业大学 | 2012-07-06 | 1 |
中山大学 | 2013-02-01 | 1 |
*部禁毒处 | 2013-04-05 | 1 |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 2012-03-02 | 1 |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 2009-07-09 | 2 |
厦门大学 | 2012-01-05 | 1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2007-03-02 | 2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2012-10-26 | 1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11-07-12 | 1 |
浙江大学 | 2011-12-08 | 1 |
北京大学 | 2011-09-16 | 1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010-08-05 | 1 |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 | 2011-10-28 | 1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 | 2011-09-08 | 1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 | 2012-10-12 | 1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2012-05-10 | 1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04-04-09 | 2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2011-10-07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