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体储罐,低温液体储槽的结构、型式,近几年低温液体市场日益红火,液氧、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LNG天然气销量大幅增加,所以制氧机副产品这一块创利十分可观,成为钢铁企业非钢产品收入重要部分 。低温液体的生产、贮存、运输离不开绝热保温贮槽,他们被大量的安装、使用。
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储槽夹层真空度的保持,是储槽绝热性能的保证,更是储槽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在储槽投入使用后,常见的问题往往是与真空度保持程度有关的。⑴储槽外面有明显的大面积“冒汗”、“结霜”。可能是由于储槽夹层的管路泄露、珠光砂未填实或其他原因导致夹层真空度破坏而产生的。这需要进行检查修复,或检漏,或补充珠光砂,可重抽真空。⑵、储槽内筒压力异常升高,安全阀起跳。可能是由于以下三种原因产生的:a.储槽夹层真空度被破坏;b.内筒增压阀失灵,需要对增压阀进行修理或更换;c.接口下部泄露泄露部位处在不锈钢与碳钢外壳焊接处,或铜管与不锈钢内筒连接处,即异种焊接接头处,主要是在异种焊接接头处形成电化学腐蚀。(3)蒸发量变大,真空度变小。可能是珠光砂放气的缘故。珠光砂在填充时有一定的粒度、温度要求的。当珠光砂的粒度、温度不适当时,运行一段时间后,珠光砂就会释放水蒸气,使真空度降低,蒸发量变大。 (4)贮槽外筒顶部“冒汗”。可能是由于珠光砂聚集在下部造成的。由于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珠光砂下沉,在容器顶部形成空间,局部的绝热效果明显下降,导致容器跑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蒸发量很大,可以将夹套外筒顶部挖开,补加珠光砂。
低温储罐本身的设计定义并无统一的标准。相对英国在这方面的技术标准比较系统全面。其标准《平底立式圆筒形低温储罐应用》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和介质储存方式,将低温罐定义为单容器罐、双容器罐和全容器罐等三种罐体形式。单容器罐一般是有一个钢制内罐加上保温外壳组成,而双容器罐和全容器罐则是由一个钢制内罐和一个钢制或采用混凝土(一般为预应力混凝土)制成的外罐组成,保温设在内外罐壁之间,较多采用的是双容罐形式。
在进行低温罐设计时,由于罐内低温介质的传导作用,使得地基土极易产生冻涨并使土体隆起,进而造成基础破坏,因此为消除这一不利因素,除了在罐底板与基础底板表面之间设置保温措施外,还必须对罐基础采取防冻措施,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在基础底板内采用电或其他加热系统,即做成带有循环加热系统的筏板式基础,另一种是采用将基础底板架空,通过架空形成的空气层将基础底板与地基土分隔开。前者因加热系统成本较高,一般不常采用。在国内引进建造的大多数低温罐中,普遍采用了架空筏板式基础形式。架空层的净高,一般除根据工艺管道和设备布置要求确定外,尚需根据罐内储存介质温度的高低进行一定的温度传导计算后来确定。架空筏板式基础又可分为单筏板(承台)和双筏板(承台)架空两种形式,在地质条件较好的情况下,一般可采用双筏板基础形式;但由于低温储罐对基础沉降的要求相对较高,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时地质条件较差的软土地基上,则多采用单筏板(承台)桩基,有时也有采用双筏板(承台)桩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