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

NEXSTAR C5-03微流控芯片

参考价: 订货量:
5000 1 Kg

具体成交价以合同协议为准
2024-06-14 09:33:06
1671
属性:
价格区间:面议;仪器种类:微流控芯片系统;应用领域:医疗卫生,食品,生物产业,制药;
>
产品属性
价格区间
面议
仪器种类
微流控芯片系统
应用领域
医疗卫生,食品,生物产业,制药
关闭
纳智达(上海)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纳智达(上海)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高级会员3
收藏

组合推荐相似产品

产品简介

微流控芯片技术(Microfluidics)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 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由于它在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的巨大潜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流体、电子、材料、机械等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

详细介绍

微流控芯片技术:

以当前主流的微流控混合技术来说,采用的是冲击式射流混合器,mRNA溶于偏酸性水相,脂质体溶于乙醇,通过高压使mRNA溶液与脂质体溶液形成两股射流对冲混合,强烈的湍流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同时乙醇相被稀释,溶液pH变化,脂质体析出形成脂质纳米颗粒并与mRNA形成包封复合物。

不同的厂家可能采用不同的微流控混合/挤出技术,尤其是微流道的设计,但通过两相混合形成包封复合物这一原理是一致的。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除了两相溶液自身成分特性、具体微流控混合/挤出技术外,还包括两相溶液的注入温度、压力、流量、比率等。


微流控芯片

以当前主流的微流控混合技术来说,采用的是冲击式射流混合器,mRNA溶于偏酸性水相,脂质体溶于乙醇,通过高压使mRNA溶液与脂质体溶液形成两股射流对冲混合,强烈的湍流使各组分充分混合,同时乙醇相被稀释,溶液pH变化,脂质体析出形成脂质纳米颗粒并与mRNA形成包封复合物。

不同的厂家可能采用不同的微流控混合/挤出技术,尤其是微流道的设计,但通过两相混合形成包封复合物这一原理是一致的。影响最终产品质量的因素除了两相溶液自身成分特性、具体微流控混合/挤出技术外,还包括两相溶液的注入温度、压力、流量、比率等。



























































































































上一篇:微流控系统在化学分析与实验室自动化中的关键作用 下一篇:微流控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解析
热线电话 在线询价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