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外泌体提取与纯化常见方法

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商铺

2024/1/5 9:21:04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大小为30~150nm的磷脂双分子结构,可在细胞间传递物质和信号。它在机体内广泛存在,如外周血、腹水、尿液、唾液、脑脊液等各种体液中。那么你知道外泌体提取与纯化常见方法有哪些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差速离心法

差速离心法是最常见的外泌体分离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利用外泌体与其他细胞器的沉降系数不同,将细胞、细胞碎片以及其他细胞器等,通过不同离心速度分离出去,从而得到纯净的外泌体。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提取方法简单,提取过程中不会引入其他的标记物,适合大剂量的样品处理。

缺点在于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操作过程中需要超高速离心,且由于离心力的因素,可能会导致外泌体结构破坏从而对下游实验造成影响,对于一些具有高粘度的生物样品(例如血浆和血清样本),则需要更长的超速离心步骤和更高的离心速度。

二、密度梯度离心法

该方法将超速离心与蔗糖密度梯度相结合,利用外泌体1.13g/ml-1.21g/ml的密度范围,实现外泌体与非囊泡颗粒(如蛋白质、蛋白质/RNA聚集体等)进行分离,从而能够提取含量低的外泌体。

2018年Li K等人改良了此方案,使用碘克沙醇作为新的一种高效介质,外泌体回收率更高、纯度更高,并且结构和功能保持更好。

三、聚合物沉降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高分子的疏水聚合物(如聚乙二醇(PEG))可以改变外泌体溶解性和分散性的特点,使其能够在比较低的离心力下沉降出来。其原理可能与疏水聚合物竞争性结合游离水分子以及疏水聚合物本身形成的网状结构有关。

聚合物沉降法的优点在于操作起来较为简单,不需要超速离心机,得到的外泌体数量较多,对外泌体理化性质影响较小。

然而基于聚合物的沉淀方法可能会同时分离非囊泡污染物(如脂蛋白等),从而对下游分析造成一定影响。

四、超滤法

这种方法是将溶剂及小分子物质过滤到膜的另一侧,而将相对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超滤膜上,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外泌体直径范围30~150 nm,利用超滤膜经过长时间的低速离心就可以分离样本中的外泌体。

超滤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富集效率比较高,易于搭配其他膜或操作,并且成本较低。

缺点在于过膜易损耗变形,导致膜堵塞,纯度较低,大颗粒蛋白污染严重,并且在洗脱过程中,附着于膜上的外泌体难以回收,导致提取损失。

更多有关外泌体提取与纯化常见方法,请联系天津益元利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