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脱水和透明

上海鼎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2/4/9 7:53:54


  所谓脱水就是利用脱水剂将组织内的水分置换出来,以利于有机溶剂的渗入,这一过程称为脱水。脱水是否*,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充分透明,而脱水不足或脱水过度(一般日常工作中这点时间并不可能),容易造成组织发脆。造成组织发脆的原因还有加温(温度超过36℃)、脱水剂内加有丙酮、浸蜡用的石蜡中二甲苯过多等等。一般我们总认为组织发脆跟高浓度酒精有关,而忽视了与低浓度的酒精关系,其实低浓度的酒精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比纯酒精更容易渗透到组织块内部使之脱水,组织如果在低浓度酒精里充分脱水,在高浓度酒精里只需脱去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之间的水份,因此,仅需短时间就可完成。
   所谓脱水过度引起组织发脆可能是起始脱水浓度过高引起。如果脱水时加温,使用丙酮,还可引起组织收缩,并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为了使石蜡浸入到组织块内,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脱水剂混合,又能与石蜡相溶的媒介物质,这个过程称透明。目前的透明剂是二甲苯。很多人认为二甲苯极容易使组织发脆,这个观点很片面,在常温下,如果不是时间过长(超过24小时以上)二甲苯并不会引起组织过份发脆,相反会使某些组织结构比较质韧的组织:如子宫肌瘤等相当好切),但是当二甲苯温度超过36-40℃以后,极易引起组织发脆。
    脱水时间(室温18℃)以80%酒精2小时、95%酒精(2道)各1个半小时至2小时、纯酒精(3道)各1个半小时至2小时,二甲苯(2道)各30-60分钟为宜。脱水时间长短,与室温高低有密切的相关。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室温在12~15℃时,可作为一个临界温度范围。当室温高于此温度范围时,组织容易脱水,可适当缩短脱水时间;而室温低于该温度范围时,应适当延长脱水时间(如能保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下*)。更换试剂,应以量为基础,定量更换,不能等到切片不好时再去更换。否则,至少会有2~3批组织切片不好。根据我科经验,如试剂用量为500ml,每500个蜡块更换一次为宜。

 


                  参考文献:
                  1、王伯沄,李玉松,黄高升,张远强《病理学技术》
                  2、凌启波《实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组化技》
                  3、刘介眉等《病理组织染色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本内容仅供学习研究参考使用。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