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品牌 品牌
代理商厂商性质
上海市所在地
传递窗性能验证检测
传递窗性能验证检测项目:
1.换气次数
2.洁净度
3.气密性
4.压差
5.高效过滤器完整性
6.气流方向检测和显形检查规程
7.自净检测
洁净室检测标准
引用标准 JG/T 382-2012 传递窗
引用标准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
引用标准GB/T 25915.3-2010/ISO 14644-3:2005 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3部分:
引用标准GB/T 13554-2008 高效空气过滤器
检测方法
1.换气次数
对有送风系统的传递窗,安装完成后,应检测其送风口风速,通过计算求出传递窗通道内的换气次数。
送风口风速的检测方法是:将每个送风口均匀分成每边长不超过200mm的至少6块相同面积的正方形或矩形,使用热球式风速仪测量每个正方形或矩形形心处的送风速度,用各个测点风速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送风口平均风速。
换气次数被式(1)计算:
式中:
n——换气次数,单位为次/h;
Up——送风口平均风速或喷口中心风速,单位为m/s;
f——送风口总面积,单位为m2;
V—一传递窗送风区体积,单位为m2。
2. 洁净度
对有空气洁净度要求的传递窗,应在检测换气次数合格的条件下进行洁净度的检测。
传递窗在检测洁净度之前应打扫擦拭干净,并至少空吹1h。检测时将尘埃粒子计数器的采样头通过传递窗壁板上的检测孔道放置在窗通道内中心处,对于B3型传递窗应避免采样口直对喷口,紧闭传递窗的门,并开启传递窗的净化系统。待数据稳定后连续计数不少于3次,每次计数时间至少1min,用连续稳定的3次计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传递窗的洁净度。
3. 气密性
(1)E1型传递窗的气密性
E1型传递窗的气密性采用发烟法进行。将被测传递窗放于工作台上,关闭进排气孔和有关通路,清理箱体密封面和密封条上的异物,将发烟管置于传递窗中间位置并开始发烟,紧闭传递窗的门,观察传递窗门窗及所有缝隙处是否有可见烟雾溢出窗外。
(2)E2型传递窗的气密性
E2型传递窗的气密性试验采用压力衰减法进行。检验系统应按图3给出的系统执行。
检测步骤如下:
a)将所测传递窗内的温度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并使其在试验过程中保持稳定;
b)关闭进排气孔和有关通路,清理箱体密封面和密封条上的异物,紧闭传递窗的门;
c)开启真空泵,使窗内压力下降至一500Pa以下时,关闭密闭阀,停止排气;
d)当压力表指针降至一500Pa时开始记录,每1min记录1次压差。20min时检测结束。
检查传递窗内外压差。若此时传递窗内外压差大于250Pa,则传递窗的气密性满足要求。
4.压差
应在传递窗的换气次数经检测合格的条件下检测传递窗的内外压差。
将被测传递窗放于工作台上,将压差表上的压力测管通过压力测孔放置于传递窗通道内,清理箱体密封面和密封条上的异物,紧闭传递窗的门,开启传递窗的送排风装置,待运转稳定后读取压差表的读数。
5.高效过滤器完整性
光度计扫描法试验过程描述
光度计扫描检漏试验适用于高效过滤器检漏和密封情况。
高效过滤器渗漏指认的标准透过率为0.01%,即扫描探头在过滤器出风面某点处静止不动时测出的透过率大于0.01%即认为是渗漏。
气溶胶应与试验空气混合均匀,确保被测过滤器整个迎风面上的试验气溶胶浓度均匀(空间一致性),还要保持在整个试验期间气溶胶浓度恒定(时间一致性)。
试验步骤
a)试验中通过调节风机转速或阀门,使被测过滤器的出风面的平均风速为0.45m/s±0.05 m/s.
b)使用线性或对数刻度光度计进行扫描检漏试验。
c)使用线性光度计时,将被测过滤器上游气溶胶的浓度调整到10mg/m'~20mg/m2之间,用光度计采样,调整光度计指针至满刻度,然后,让光度计吸人无尘空气,调整零点。完成上述调整,即可以进行扫描试验。
d)使用对数光度计时,将被测过滤器上游气溶胶的浓度调整到零点之上小刻度的1.0×104或更高,然后按厂家说明对光度计进行校准和调零。
e)光度计的采样流量为28.3L/min土10%。注意扫描探头的尺寸,保证采样口处的风速等于或略高于0.45m/s的过滤器试验风速。
f)扫描探头的采样口距被测过滤器出风侧表面的距离约1cm~5cm。
g)矩形扫描探头的扫描速度不大于5cm/s,矩形扫描探头的面积扫描速度不大于1.55cm/s。
h)扫描路线应覆盖整个被测过滤器的表面。沿过滤器周边另设一条独立的扫描路线,用于检查滤芯与边框的密封情况。探头往复行走的覆盖区域可略有重叠。
i)渗漏不合格的判定:透过率超过0.01%即判定为泄漏。
6. 气流方向检测和显形检查规程
示踪剂法
对高强度光源照亮的示踪粒子的特性进行观察或成像,这项检测给出设施内气流的方向和均匀性信息。产生示踪粒子的物质可选去离子水、喷射的或用化学法生成的乙醇和乙二醇等。为了避免表面污染,应慎重选择示踪剂。
使用液滴生成法时应考虑液滴的粒径。液滴要大到图像处理技术可探测到,但又不大到会因重力等效应而偏离被观测的气流。
7.自净检测
原理:本项检测是测定设施清除空气悬浮粒子的能力。产生粒子的事件发生后,洁净度的恢复性能是设施重要的能力之一。自净检测仅对非单向流系统重要并推荐采用,因为自净性能与受控区内循环风比例、送风与出风的几何位置、热条件和空气分布特性因素。而单向流系统中,污染被受控气流置换,自净时间只受位置和距离的影响。本项检测应在设施处于空态或静态时进行。ISO8级和ISO9级不推荐此项检测。若使用人工气溶胶,应防止气溶胶对设施的残留污染。
(1)自净性能
自净性能由100:1自净时间或洁净度恢复率来表示。100:1自净时间的定义是:粒子浓度降低至0.01倍初始浓度所需时间;洁净度恢复率的定义是:粒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速率。从上述两个参数可从同一粒子浓度衰减曲线得到。
测量应在粒子浓度以单指数衰减的时间段内进行,此时,在半对数坐标图上(浓度在纵坐标为对数刻度,时间值在横坐标为线性刻度)浓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此外,检测浓度不应过高,以免造成计数器的重叠误差;也不应过低,以免产生计数偏差。
(2)自净检测规程
用100:1自净时间进行评估
若能将初始粒子浓度提高到目标洁净程度的100倍或更高时,可直接测量100:1自净时间。
应小心避免计数器的重叠误差和污染计数器光学器件的风险。检测前,需要计算检测100:1自净时间所需浓度。若计算出的浓度超出计数器的大可测浓度,可使用稀释装置来降低浓度以避免重叠误差,或以恢复率检测来取代100:1自净时间检测。
a)按制造商的说明和校准证书设置计数器。
b)将粒子计数器的采样探头置于检测点,测点位置和测量次数由供需双方议定。计数器的采样探头不应直接位于送风口下。
c)将单次采样体积量调整到测定洁净度级别时用的同一量值。计数器每次开始计数到输出计数结果的延时应调整到不超过10s。
d)本检测中使用的粒径应小于1μm。建议用计数器上气溶胶浓度读值高的那个粒径通道作为检测通道。
e)检测时,空气处理设备正常运行,洁净室被测区域充斥气溶胶污染物。
f)将气溶胶初始浓度提高到目标洁净程度的100倍或更高。
g)每隔1min 进行一次测量,直到粒子浓度达到100×目标浓度阀值,记录当时的时间(tio.)。
h)记录粒子浓度降至目标洁净程度的时间(t。)。
i)100:1自净时间为to.01=(t,-th0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