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2/8/28 9:54:27抗胞外细菌感染免疫
致病性胞外细菌主要有革兰阳性的葡萄球菌、链球菌、志贺菌、霍乱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革兰阴性的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梭菌等。胞外菌致病机制主要通过分泌外毒素和细菌死亡时释放的胞壁内毒素致病。细菌代谢中分泌至菌体外的毒性蛋白为外毒素,其毒性*,可致死。白喉毒素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合成;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可阻断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霍乱弧菌肠毒素可激活肠黏膜腺苷环化酶,增高细胞内cAMP水平导致肠道功能紊乱。革兰阴性菌胞壁中的LPS是内毒素,其主要毒性组分是脂质A,导致发热、激活补体、激肽和凝血系统导致休克、DIC等。外毒素的免疫原性强,可诱导中和抗体产生;而内毒素免疫原性较弱。
1.抗胞外细菌固有免疫 数量少、毒力低的胞外菌,可很快被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组织巨噬细胞吞噬杀灭。在无抗体存在时,革兰阳性菌的胞壁肽聚糖或革兰阴性菌的LPS均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降解细菌;能表达甘露糖受体的细菌还能同血清中的MBP结合,通过MBL途径激活补体杀菌。激活过程产生的C3b能调理增强吞噬杀菌效应,C、C3a等参与炎症反应中对免疫细胞的招募和活化。LPS能刺激Mrp、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TNF-a、IL-1、IL-6及趋化因子,趋化炎性细胞到达感染部位清除细菌,诱发局部急性炎症。细胞因子也引起发热和刺激急性期蛋白的合成。IL-12可促进Thl细胞、CTL及NK细胞的活化。
2.抗胞外细菌适应性免疫 体液免疫是对抗胞外菌的主要保护性特异免疫应答。胞外菌的胞壁组分、荚膜等多糖属TIAg,能直接刺激B1细胞产生特异性IgM应答。胞外菌多数蛋白抗原是TD-Ag,需APC和Th2细胞辅助,产生的抗体类型先是IgM,后转换以IgG为主,并有IgA或IgE。
特异性抗体可直接中和细菌外毒素;IgM和IgG抗体结合细菌后可激活补体系统,形成攻膜复合物(MAC),破坏细菌胞壁结构;激活补体产生的C3b和iC3b可与Mqo上的CRl和CR3结合而促进调理吞噬;IgG可通过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MW上的Fcγ受体结合调理细菌促进吞噬;SIgA存在于各种分泌液中,可有效中和、阻断病原菌的黏膜定植。对于以分泌外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的胞外菌,诱导特异性抗外毒素抗体可发挥免疫保护作用;而对于革兰阴性菌,通过诱导抗菌体主要蛋白的抗体发挥免疫保护。
参与抗胞外菌免疫的T细胞主要是CD4Th2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还可分泌细胞因子引起局部炎症,促进Mqo的吞噬和杀伤,招募活化中性粒细胞等。
3.抗胞外细菌感染的结局 成功的抗胞外细菌感染使机体迅速清除胞外菌恢复健康。但针对有些胞外菌的抗体可能与宿主组织发生交叉反应而致病。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导致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风湿热发生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某些血清型咽部感染后数周,抗菌胞壁M蛋白抗体与患者心肌肌纤维膜的肌浆球蛋白交叉反应,引发Ⅱ型超敏反应而致病。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与其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患者肾小球基底膜引发Ⅲ型超敏反应导致肾炎。葡萄球菌的肠毒素、链球菌的致热外毒素等超抗原,能激活带有相同TCRV~片段的CD4T细胞。少量超抗原可激活适量T细胞应答清除细菌;而大量超抗原量激活T细胞分泌过多细胞因子,可导致细菌LPS样败血症性休克。细菌内毒素和超抗原又称为多克隆淋巴细胞激活剂,可能激活自身反应性T细胞克隆,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