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Western Blotting实验圻明培训资料

上海圻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2/11/19 9:04:32

 一、基本原理
*部分:SDS-PAGE 电泳
1、蛋白中含有很多的氨基(+)和羧基(-),不同的蛋白在不同的PH值下表现出不同的电荷,
为了使蛋白在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分子量有关,我们在上样前,通常会进行一些处理(上样
缓冲液)。即在样品中加入含有SDS 和β-巯基乙醇的上缓冲液。SDS 即十二烷基磺酸钠
(CH3-(CH2)10-CH2OSO3- Na+),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
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 β-巯基乙醇是强还原剂,它可以断开半胱氨酸
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电泳样品加入样品处理液后,经过高温处理,其目的是将SDS 与蛋白质
充分结合,以使蛋白质*变性和解聚,并形成棒状结构同时使整个蛋白带上负电荷;另外
样品处理液中通常还加入溴酚蓝染料,用于监控整个电泳过程;另外样品处理液中还加入适
量的蔗糖或甘油以增大溶液密度,使加样时样品溶液可以快速沉入样品凹槽底部。当样品上
样并接通两极间电流后(电泳槽的上方为负极,下方为正极),在凝胶中形成移动界面并带动
凝胶中所含SDS负电荷的多肽复合物向正极推进。样品首先通过高度多孔性的浓缩胶,使样
品中所含SDS 多肽复合物在分离胶表面聚集成一条很薄的区带(或称积层)。
2、电泳启动时,蛋白样品处于PH6.8 的上层,PH8.8 的分离胶层在下层,上槽为负极,下
槽为正极。出现了PH 不连续和胶孔径大小不连续:启动时Cl¯解离度大,Pro¯解离度居中,
甘aaCOO¯解离度小,迁移顺序为(PH6.8)Cl¯> Pro¯ >—COO¯。在Cl¯与Pro¯之间和Pro¯与—COO¯之间都将出现低离子区,同时也出现高电势,高电势迫使Pro¯向Cl¯迁移,—COO¯
向Pro¯迁移。如:一个Cl¯领路,—COO¯推动,蛋白在中间,这样就起到浓缩的作用了。
在浓缩胶运动中,由于胶联度小,孔径大,Pro¯受阻小,因此不同的蛋白质就浓缩到分离胶
之上成层,起浓缩效应,使全部蛋白质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当蛋白质进入分离胶时,此时
Pro¯,Cl¯,甘aa 离子在PH8.8 的溶液中,Cl¯*电离而很快到达正极,甘aa 电离度加大
很快跃过蛋白质,而到达正极,只有蛋白质分子在分离胶中较为缓慢的移动。由于Pro¯在
电泳过程中,受到溶液离子的变化而PH 值发生变化,但每一瞬间,其所带电荷数除以单位质量是不同的,所以带负电荷多者迁移快,反之则慢,这就现了电荷效应。由于胶孔径小,
而且成为一个整体的筛状结构,它们对大分子阻力大,小分子阻力小,起着分子筛效应,也
就是蛋白质在分离胶中,以分子筛效应和电荷效应而出现迁移率的差异,zui终达到彼此分开。

相关产品

猜你喜欢

当前客户在线交流已关闭
请电话联系他 :